小家蕴大爱 真爱洒人间

泸州日报 2019-08-07 09:22 大字

许先芳夫妇。受访者供图

曾大亨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许学珍夫妇。本报记者 杜玉青 摄

□ 杜玉青 曾念 李智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等。随着历史发展,七夕还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当爱化作亲情,又会有怎样的演绎?又逢七夕,让我们走进不同的家庭,感受小家中蕴藏着的大爱。

公式 夫妻相处之道:把婚姻经营好

在江阳区大山坪街道山岩脑社区,有一对夫妻常被大家提起,他们结婚35年,几乎没有吵过架,还时常帮着街坊邻里处理家中小矛盾。

这对夫妻丈夫叫张国荣,妻子叫许学珍,两人因爱好打乒乓球走到一起,于1984年结婚。当初没有工作的许学珍不敢和张国荣谈恋爱,张国荣便立下豪言壮志:“我养得起你!”这一养便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来,他们相互扶持,共同把家撑了起来。许学珍说,在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们间也没有一句怨言,把日子过好、过得愉快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2003年,张国荣突然病倒了,儿子也因在部队训练受伤,得了骨髓炎。加上夫妻两人刚买了房,工资收入也不高,正是经济拮据之时。为了照顾病倒的张国荣,许学珍毅然辞职,拿着单位结算的一万元工资为张国荣治病。

张国荣的病治好了,一家人的生活又迎来了曙光。如今,许学珍和张国荣已退休,有了孙子孙女的他们正享受着天伦之乐。许学珍常说,婚姻就像做生意,夫妻之间相互包容、体谅,不过于计较就是一种幸福。如果大家像做生意一样,把婚姻经营好,在家中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为之努力,那么婚姻就会长长久久。

公式 爱心茶铺见证耄耋老人的爱情

2002年,纳溪区上马镇黄桷坝村还是一个未通公路、与世隔绝的偏远小山村。刘淑钦和老伴许先芳的家就在黄桷坝村通往上马镇的山垭口,许多过往村民都会进屋讨口水喝,休息一下再出发。刘淑钦便与许先芳商量,是否可以为过往村民提供免费茶水和歇脚处,许先芳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山垭口摆起了爱心茶铺,也见证了刘淑钦和许先芳的爱情。

每年清明节至中秋节的5个多月里,为了早起煮茶,许先芳和刘淑钦凌晨5点就起床挑水、烧水、备茶、清洗杯具,准备完毕再送到饮水点,有时为了让许先芳多休息一会儿,刘淑钦主动承担挑水的“重任”。在儿女印象中,父母相敬如宾,几乎没吵过架。2017年,许先芳在外地工作的两个儿子回家把房子修整了一下,楼下两层租给了邻村的沈勇开餐厅。随着老两口年龄增大,担水煮茶对他们来说已力不从心,他们便把免费提供茶水的事交给了沈勇,结束了15年如一日煮爱心凉茶的重任。重担虽卸下,但乐于助人、相濡以沫的家风却一直传承了下去。

“父母千叮嘱万叮嘱,告诉我们要多做好事帮助别人,夫妻之间要秉持和谐相处之道。”许先芳的儿子刘昌明说,在父母的影响下,全家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从草棚到土房再到砖房,从两个人到子孙满堂,许先芳和刘淑钦携手走过了58个年头。如今,许先芳一边照顾体弱的老伴,一边照看几只鸡鸭,闲暇时间与老伴散散步,日子平淡而充实。

公式 “无条件服从国家和组织需要”

古蔺县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三代至今默默遵守着“无条件服从国家和组织需要”的约定。

1963年,正在四川省委工农干部学校工作的曾大亨、宋国佑夫妇接到组织通知,到偏远落后的古蔺县城支教,为期三年。从重庆到古蔺县,夫妻俩没有丝毫犹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朝着古蔺县城出发。这一年,曾大亨33岁,这一去,一家人就把根扎在了古蔺。

为了遵守“只要国家和组织有需要,我就跟着走”的约定,曾大亨夫妇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我妈妈怀着三妹,当时都快生了,还背着包下乡。”曾大亨的儿子曾焰回忆,那时交通不便,上山下乡全靠走。在儿女的印象中,父母难免会为生活琐事吵几句嘴,但从未真正红过脸。父母始终相信小吵怡情、大吵伤身,家庭和睦才是夫妻相处之道。

支教时,学生家里有什么事,或是犯了错误,曾大亨夫妇就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三兄妹深受感触,同时立志苦学。通过自身努力,老二、老三成了高级教师,老大曾焰则成为一名公务员。曾焰时刻铭记父母的教诲: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不拿群众一分一厘。今年10月,曾焰将光荣退休。

古蔺县有着曾大亨夫妇一辈子的回忆:他们教书育人几十年,挥洒了无数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曾大亨夫妇曾有机会调回重庆,但他们拒绝了。“不回去,古蔺更需要我们。”这是他们对古蔺县这片土地的承诺,也一直被后辈践行。

曾大亨的孙女曾凌岭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古蔺县,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这是爷爷奶奶携手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我也想为它出一份力。”曾凌岭说。

公式 家在平淡之中显真情

今年年初,王晓琴和王川南步入了婚姻殿堂。从恋爱到结婚,他们走了3年。3年说短却也不短,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太多的因素能将他们分开。坚持下来并成为一家人,是对这份爱最好的证明。

两人的相识相知相爱要从一只叫多多的猫说起,这是王晓琴实习时收留的流浪猫。自从收留了多多那天开始,和王晓琴一样同为实习生的王川南便开始帮着照顾。渐渐地,两人被对方的爱心所打动,最终成为情侣。

2017年两人毕业,王川南和王晓琴更加珍惜彼此。两人留在了大学所在地——绵阳,他们相互鼓励,努力融入社会适应新生活。为了省钱,两人租200元一个月的房子,每天王川南骑电动车把王晓琴送到上班地点后,自己再去上班,风雨无阻。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觉得很开心,只因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

毕业一年后,王晓琴父母要求王晓琴回泸州上班。王川南出生在古蔺县的一个小山村,家庭条件并不理想,王晓琴父母并不看好这段感情。王川南为了向双方家人证明愿意为两人的生活而努力,他一边工作一边投身公考大军,希望在绵阳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川南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他的这股冲劲儿与上进心,也让王晓琴父母放下了心里的石头,把女儿交给了他。

如今,两人过上了平淡的夫妻生活,正如王川南和王晓琴所说,“我们没有电视剧里那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平淡如水的相知相守。就像歌里唱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公式 两双手托起一个幸福家

在李丽眼中,二十多年来,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好。

李丽父母是内江隆昌人,刚结婚,两人就来到了泸州。初来泸州,李丽母亲暂时帮着亲戚看店,父亲在高坝学修车。

李丽父亲技艺学成归来,用省吃俭用攒的积蓄,开始艰苦的创业路。起初李丽父母在路边开店补胎,由于车流量小,再加上是新店,很少有人光顾。生意不好的情况下,为了省钱,李丽父母只能天天吃大头菜。

做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是能放下身段。为了寻找客源,原本好面子的李丽父母厚着脸皮举着牌子到马路边招揽客人。凭借着热情的态度和贴心的服务,他们渐渐收获了一批客人。

创业过程中,虽说是两人一起奋斗,但李丽父亲总是站在前头,挑起大梁。“爸爸不想妈妈过苦日子,自己再累,生意上的事他都亲力亲为,所以到现在妈妈都没怎么吃过苦,被爸爸保护得很好。”说起这些,李丽内心有着对母亲的羡慕,也有对父亲的钦佩。

李丽家中有个规矩,开车出远门,坐副驾的人一定不能分心,要随时观察路况作提醒。这是父母一直保持到现在的好习惯,不仅是夫妻间的关心,更是家人间的关心。从一开始的补胎、洗车再到现在生意的做大,李丽父母始终在一起奋斗,两人很少吵架,感情很稳定。李丽常开玩笑说,就因为父亲对母亲太好,导致自己总想找一个能像父亲那样体贴的好男人,对另一半的要求特别高。

如今,李丽一家人早已不用为生计发愁,过上了好日子,她的父母依然不忘从前的苦日子,对子女严加管教,希望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或许正是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苦,才更坚定了对彼此的爱,相知相守走到现在。

新闻推荐

泸州上游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 市防汛办市气象台提示加强防范

本报讯(记者简放鹏)29日8时至30日8时,由于泸州上游多个地方出现暴雨大暴雨,加之古蔺、叙永、合江三地出现了暴雨大暴雨,市防汛...

古蔺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古蔺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