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党建引领新百华 颜值内涵双丰收

安庆日报 2017-09-19 10:00 大字

提颜值诗意百华入佳境

9月13日上午,阳光明媚,大龙山脚下的空气清爽。站在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社区的最南端,也能望见龙湫池景区楼阁一角。“组组通”公路延伸到这个社区的最细枝末节处,由南向北随意行走,都是平坦洁净的水泥或柏油道路。

“那时候,就是脏乱差,实在不像个样子。”百华社区何洼美丽乡村建设点上,老党员何仁海回忆道。“2015年,村里在这一带公路沿线建设美丽乡村,情况才彻底改变了。”

“他老人家可是我们社区,最有名的理事长了。”百华社区党支部书记方少元告诉记者,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部分,社区在基础建设方面充分发动老党员投入到村民理事会中来。“老党员有声望,有能力,工作积极性高,有他们在理事会中,对各方面的建设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而何仁海就是极佳的典型。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何仁海每天都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查看监督工程建设进度,并带头清除辖区垃圾、杂草。自建设之初,何仁海就挨家挨户义务宣传美好乡村建设带来的好处,提高大家对美好乡村建设的认识,为美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居民们积极主动的配合社区美好乡村建设。

有了何仁海这批老党员的加入,不只是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其他公共事业方面,社区工作也轻松了很多——社区里的水泥路居民盼了许多年都修不起来,理事会成立不久便发动居民出钱出力,不到半年就修好了。几年来,该社区投入300万元对每个居民组原先的11km土路和砂石路全部进行水泥硬化,路宽均在在3.5m以上,真正实现了“组组通”。

富内涵城郊经济方兴未艾

村庄面貌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让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两委有了更多的信任。有了群众基础,该社区在2015年底开始着手社区大批量的土地流转工作,2016年年底,共流转14个居民组约计3.6千亩土地。

“把大家的土地都流转了,就要对大家负责任。”方少元说,每一个项目的落地,社区两委都要对项目前景展开实地调查,以及与产业发展人的反复沟通,力求万无一失,达到社区、居民、投资方三方盈利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这个目的达到了,而且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名声在外的龙湫池景区是该社区打造的重点。记者沿着总(铺)五(横)公路来到景区,沿途都是拓宽的水泥路和柏油路。景区有二处占地10亩的停车场,停车十分方便。沿路的环境,显然也是经过精心整治的,即便是路边的池塘、沟渠,也都是经过了精心整修,并围起了栏杆。景区还铺设了一千多米的青石步道,近千米山间小路已经全部清障,游客接待中心和两个旅游公厕也全面建成。据了解,社区还引导景区内寺庙积极参与景区创建工作,兴建旅游设施多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龙湫池景区在今年成功申报为AAA景区。今年,作为大龙山镇党委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该镇正在推动龙湫池3A景区、龙湫生态园、万亩箬叶基地融合联动发展,逐步对百华点5个居民组进行改造,提升档次。

除龙湫池景区外,百华社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城郊便利的交通,还吸引了万亩箬叶基地、龙湫生态园等多家发展城郊农业、观光业的企业入驻,解决社区空闲劳动力就业达百余人。

“要真正实现‘大美龙山,诗意百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持续不懈地抓好党建,我们的村干和群众保持住这样的精气神,这样的目标也并不是遥不可及。”方少元说,城郊经济的发展,为百华社区集体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目前社区年收入达50万元,是四年前的十倍,村庄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是一年比一年好,可以说,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新闻推荐

市残联 帮扶联系村不减力度

■徐勇本报记者梅影摄影报道日前,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邹勇带队前往联系的古蔺县白泥乡沙坝村开展脱贫攻坚指导工作。邹勇一行来到田间地头,了解沙坝村粮食生产、烤烟发展和农民增收情况;查看村集...

古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古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