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均衡之变—优质教育普惠学子

华西都市报 2014-07-02 20:52 大字

龙马潭区城北学校学生上信息课 曾永强 摄

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泸州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追求。三年来,泸州市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优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等多项措施,不但改善了农村教育办学条件,还同步提高了全市的教育质量。这种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的模式,以“动态均衡”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增加优质资源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

两年前,被家长们戏称为“袖珍学校”的江阳区泸南中学,占地仅11亩的校园里容纳了30个班2000多名学生,学校连个像样的运动场都没有,教辅用房和功能性教室更是紧张。

随着泸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集聚使生源不断涌向城区,加上城区学校发展不均衡,择校现象严重,使少数优质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像泸南中学这样拥挤的学校并非个别。为了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区学校均衡发展,全面消除“大班额”,2013年,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规划,2—3年内在城区投入20.3亿元,新建中小学33所,幼儿园21所,改扩建学校28所,让城区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如今,走进扩建后的泸南中学,只见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生食堂和宿舍楼矗立在绿树丛中。文化长廊下,塑胶跑道和蓝球场上,洒落着孩子们的一片欢声笑语。“新修宿舍楼、学生食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其它附属工程,总共投资了724.5万元。”校长聂华伟向记者介绍。

“到明年这个时候,泸州城区的‘大班额\’将基本消失。”泸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涛说,“未来泸州城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将更加均衡。”

改造薄弱学校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石寨镇是泸州市江阳区地理位置最偏远的乡镇,2012年,镇政府为改造学校环境投入了200余万元,为此搁置了老街开发改造的原定计划。“这是以前的农村学校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位退休教师看着新盖的教学楼无限感慨。

“近年来,我区各镇街(景区)纷纷把增长的财政收入按比例,甚至超比例投入到教育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江阳区教育局长杨华福说,2012年,江阳区开始实施教育三年攻坚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新建城乡学校11所,改扩建19所。

5月29日,从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检查组反馈意见会传出喜讯,泸县以高分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检”,成为泸州首个通过该项“国检”的县(区)。据了解,三年来泸县共计投入6亿多元改造城乡学校硬件。整体迁建了一批陈旧狭窄的学校;新建、改扩建学校校舍20余万平米;投资2.5亿元新建了城西学校,投入1.0176亿元添置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拟从2014年起连续四年投资4000万元全面完成8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塑胶运动场。

记者在市教育局了解到,2013年,全市投资50840万元,改造薄弱学校673所,投入农村学校教育装备经费1.5亿元,建成中小学教育技术标准化学校95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推进“信息化”远程教育缩短城乡差距

“电子白板信息容量大、方便快捷,让我们上课彻底告别了‘黑板+粉笔\’的时代。”古蔺县二郎中学教师张静说。古蔺县的小学均配备了交互式一体机,中学配备了“电子白板”,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优质教学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现共享。

为了让农村孩子也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泸州市全面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695个村小及教学点安装了数字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设备,为农村中小学校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2780套,有1030个班级实现了远程教育“班班通”。

古蔺县椒园乡水田村校点负责人阎元杰告诉记者,自从数字教育远程教室建成后,老师们都争着用,有时还真安排不过来。古蔺县还常常将优秀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通过视频系统向全县26个乡镇中心校的师生进行直播,实现了优质课堂同步共享。据市技装所负责人介绍,今年起,泸州市全面推进同步课堂录播系统建设,全部建成后即便是最偏远村小的师生,也能足不出校与泸州市区学校同享一堂优质课。

夏臻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曾业 张瑞波

新闻推荐

古蔺县将建泸州市首座动植物标本馆

华西城市读本讯(朱茂记者孟飞)近日,记者从古蔺县环保局获悉,古蔺县将投资约300万元,预计于明年9月在黄荆自然保护区建成泸州市首座动植物标本馆。据古蔺县黄荆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工作人员何...

古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古蔺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