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西和县探索贷款多环节突破创新— 为农民致富凿开金融通道
《经济日报》记者陈发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龙贷款办理服务,形成了“1+7”贷款保障方案,实施了“四位一体”贷款风险缓释机制,推出了组合式信贷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信贷双方的积极性,不仅创新了金融支农惠农模式,还加快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早在2014年,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就开始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经过几年试点,西和县不仅创新了金融支农惠农模式,还有力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加快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截至2017年4月底,西和县累计发放农地抵押贷款1.5亿元,贷款余额8988万元。其中,列为全国试点县后,西和县共发放农地抵押贷款8160万元。破解农户贷款难 成立了集农村产权确权及颁证、农村产权抵押及风险化解、农村产权交易于一身的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一年前,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大权瞅准了一个商机,但是手里没钱,他只能干着急。“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利润高,但前期投入大,我手里资金不足,把所有家当押上,也只能从信用社贷款50万元。”在银行跑贷款的过程中,郭大权才了解到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贷款。没过多久,郭大权就用合作社流转来的300亩地,在何坝镇上的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办理了350万元贷款。“只要手续齐全,一站式办理。”站在合作社新建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温室里,郭大权一脸兴奋:“这是一个千万粒马铃薯种薯生产线,做起来后,不仅合作社收入大增,还能带动更多群众致富。”2014年,陇南市为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选择在西和县何坝镇等4个乡镇设立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将抵押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确权颁证机构、评估机构、抵押登记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集中到便民大厅,根据相应职能开设办公窗口,为农户贷款提供一站式服务。2015年,随着全县试点的推开,西和县成立了集农村产权确权及颁证、农村产权抵押及风险化解、农村产权交易3大功能于一身的县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西和县政府金融办主任雷玉玺介绍,2016年,为落实全国土地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当地除了完善县级交易平台,还在20个乡镇设立了服务站、384个行政村配备了信息员,集中提供流转合同鉴证、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抵押登记、流转处置和法律服务,并收集发布农村产权流转信息,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联网,辐射村级的全县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为全县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基础性支撑。(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门槛低、信贷产品丰富,进一步拓宽了农村融资渠道,有力促进了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雷玉玺认为,通过抵押贷款试点,不仅创新了金融支农惠农模式,还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试点中90%以上的贷款发放给了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励了土地流转交易,提高了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探索交易新机制形成一揽子工作方案,在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信贷产品研发、确权颁证、抵押物处置、风险缓释机制等方面取得有效进展进行制度探路,为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和模式,是土地抵押贷款试点的目标之一。为此,西和县根据中央和省市试点政策精神,制定出台了《西和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出台了《农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暂行规定》《乡镇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设置指导方案》等7个配套文件,形成了“1+7”一揽子试点工作方案,在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信贷产品研发、确权颁证、抵押物处置、风险缓释机制等配套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使试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通过流转农户闲置土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良种引进繁育、生产、初加工、销售等。在成立之初,合作社也曾面临过严重的资金短缺。“一吨半夏的收购价格好几万元,厂家给我们的货款往往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到位,所以我们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马成告诉记者,合作社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如果没有土地抵押贷款政策的扶持,这项巨大资产只能“沉睡”。刚起步时,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来的600亩土地,顺利在两家银行获得1400万元贷款。“我们用这笔资金发展中药材半夏、党参种植,去年销售额5000万元,带动120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鲁马成说,合作社在资金回笼后,已经还了这笔贷款,最近又申请了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为啥民旺马铃薯合作社的300亩地只能贷款350万元,而广鸿中药材合作社的600亩地就能贷款1400万元?原来,根据西和县农牧局出台的抵押物估值标准,土地以流转期限1年为例,种植小麦、油料等传统农作物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2000元;种植苹果、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2万元;种植半夏等价值较高的中药材的经营权,每亩约能抵押贷款3万元。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往往根据借款人信用、产业发展前景、能提供的其他抵押担保方式等,开展综合授信。创新涉农信贷模式构成风险基金补偿、平台流转受偿、保险机构代偿、司法保障追偿的风险缓释和处置机制,并推出组合式信贷模式风险管控是金融政策创新面临的最大难题,涉农贷款更是因抵押少、风险高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农村金融环境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在盘活农村资产、解决农业发展贷款难的同时,西和县出台多项政策,加强贷款风险防控。“我们设立了土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政府和承贷银行按50%的比例共同分担。”河坝镇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站交易员杨艳春介绍,西和县政府先期设立了200万元土地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为针对土地抵押贷款而建立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的一部分。此外,西和县还筹集327万元建成了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平台,对土地抵押贷款形成的不良抵押物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流转,所得价款由金融机构优先受偿。同时,西和县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土地抵押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县法院也出台相关司法保障指导意见,依法保障金融债权。雷玉玺说,通过以上方式,西和县构成了风险基金补偿、平台流转受偿、保险机构代偿、司法保障追偿的“四位一体”多元化土地抵押贷款试点风险缓释和处置机制,有效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了金融机构开展试点的积极性。同时,为解决流转土地经营权价值不高、单纯以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授信额度低等难以满足融资需求的问题,西和县推出了组合式的信贷模式,鼓励县内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探索推出了“农地抵押+资金池增信”“农地抵押+五户联保”“农地抵押+个人信用”“农地抵押+动产质押”等模式,承贷银行也开发了“半夏宝”“药贷通”“金薯宝”等多个金融产品,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不断扩大授信额度。
新闻推荐
西和讯(通讯员吕宏)连日来,在西和县汉源、长道、何坝、西峪等乡镇的多个社区里举办的“乞巧之乡邻居节”上,舞蹈、象棋、拔河、踢毽子、跳绳比赛和书画、厨艺、剪纸、刺绣交流活动让社区居民们“玩”...
西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