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乞巧情 千年女儿梦 —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综述
本报记者罗艳陈晓旭肖红见习记者李董天上鹊桥重飞渡,陇南乞巧又一年。8月22日,以“展现乞巧魅力、促进文旅融合”为主题的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西和县成功举办。传承千年的古老民俗文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让其与现代文明碰撞,陇南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乞巧女儿节的千年韵味和独特魅力。千年的传承世界的乞巧一年一度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以原生态的表现形式,融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活动程式完整,韵律纯正,规模宏大,内涵丰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底蕴和背景下,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的举办,无论是参加人员,还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越来越有“国际范”。北京英联邦协会主席、巴巴多斯驻华大使夫人罗珊娜,北京英联邦协会第一副主席、斯里兰卡驻华使馆副馆长莎妮?凯利奈拉提,北京英联邦协会第二副主席、塞浦路斯驻华使馆随员夫人那媛,萨摩亚驻华大使夫人图玛塔?斯洛维丽娜,北京英联邦协会秘书、尼日利亚驻华使馆随员夫人莫西?阿库巴;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全国妇联联络部部长牟虹,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诗刊》常务副主编商震,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朗诵艺术家陈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蒙曼以及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的文学家和诗人对此次节会的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吉狄马加说,陇南是历史悠久的一块宝地,其乞巧活动延续了两千多年,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记忆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特别是乞巧活动彰显了中国妇女在历代所形成的热爱自然、崇尚智慧、热爱劳动的一种美德和精神。我相信,在当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这一美好的传统定会植入其中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本次活动中,乞巧文化,这朵绚丽而又古老的民俗奇葩,从外延到内涵,一枝一叶牵动着与会人员的心。谈起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的举办,牟虹竖起了大拇指,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她说,西和乞巧节是国家认证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连续举办九年,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愿景,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已成为西和乃至陇南发掘地域文化特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毫无疑问,本次节会为乞巧文化走出陇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专家学者云集共推乞巧文化交流产生思想,研讨促进传承。此次节会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乞巧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大计,使这一延续两千多年的古老民俗走出了陇南,成为宣传、展示陇南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历史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蒙曼主讲,央视著名主持人陈铎主持的“乞巧大讲堂”成为本届乞巧节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我们中国话说女儿的骨肉是水做的,今天女儿节来了,雨也来了,这是好事儿。”蒙曼教授素以语言风格平易灵活而著名,一出场就谈起了西和的天气。(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紧接着,蒙曼以西和乞巧文化为主线,从秦风西和—远古的守望、诗意西和—山河的诉说和巧兮西和—女儿的梦想三个篇章,通过中华古典乞巧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分别讲述了乞巧文化的历史渊源,杜甫、苏轼等大诗人与西和的渊源以及从古到今西和女子的“巧慧”,展现出的青春美、劳动美、爱情美,充分展现乞巧民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把乞巧民俗文化活动与大讲堂结合起来,节目组还将西和乞巧的七大程式穿插到讲座的三个篇章之间,乞巧姑娘们载歌载舞,为现场活动营造出别样的文化氛围。大讲堂现场,虽阴雨连绵,但丝毫不减观众聆听蒙曼讲解乞巧民俗文化的热情。“我是专门带着孩子来听讲座的,听过之后,受益匪浅。”市民李先生说,蒙曼教授的讲述生动有趣,让他和孩子更深刻地了解了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给诗词青春,让乞巧传承。节会期间,《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暨“一带一路”全国著名诗人赴陇南采风活动在西和启动,启动会后,诗刊社陇南诗歌创作培训会也随即举行,《诗刊》社的著名编辑们分享了他们的诗歌写作经验。“很荣幸参加第九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节日里,我感受到了现代女性的智慧、技艺和美德。这一届青春诗会与乞巧节融合在一起,使得青春诗会有了更丰富的内容,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看到了我们西和老百姓蒸蒸日上的生活。”商震说。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成果丰硕近年来,陇南市把打造乞巧文化品牌作为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重点工作,2006年至2016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八届乞巧文化活动,不断唤醒了广大民众自发对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全面推进乞巧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传承进程,将乞巧文化推向了世界。本届乞巧女儿节是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项活动之一。七天的时间里,乞巧民俗文化体验、乞巧女儿节知名书画家创作交流、西和县馆藏文物展、乞巧女儿节电商狂欢购物节、精准扶贫摄影作品展、传统优秀戏曲展演、乞巧之乡邻居节等系列文化活动,让人们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在西和县“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剪纸传承人”卢海燕的剪纸桌前,外国来宾纷纷拿起剪刀学习剪艺。王小静的西和麻纸书法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睐。刺绣、陇南旅游文化纪念品等实物展让来宾流连驻足。节会期间,从县城到乡村,处处歌声飞扬,舞姿翩跹。“乞巧女儿节大家都很关注,期间我参加了许多活动,印象最深的就是观看精准扶贫图片展,那些照片都非常珍贵,太难得了。”家住西和县汉源镇的王永明这样说。陇南这片美丽的热土,承载着陇南儿女的千年女儿梦和千年幸福梦。乞巧女儿梦,承载着陇南千年民俗文化的历史记忆。乞巧女儿梦,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乞巧女儿梦,引领着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培育养成。乞巧女儿梦,编织着广大女性自觉奋争的多彩画卷。乞巧女儿梦,期盼着乞巧文化早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乞巧文化,正以浓烈的色调,绘就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这一承载着中国女儿美好梦想的图景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七夕的诗太多了,这首杜牧的《秋夕》就是其一,当然也是其中的代表。诗中,深宫秋夜,烛光微弱,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些阴暗和幽冷...
西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