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层导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陇南日报 2021-09-30 00:42 大字

张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分层导学契合素质教育理念标准。素质教育本身便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使之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消化,最终完全转化为自己所用。结合实际来看,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也较为突出,比如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认知程度、理解能力、思维逻辑等就会有明显差异,这也使得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大幅提升。素质教育理念是引导全体学生综合发展,要求每位学生都可以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力机会,都可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自我成长、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分层导学便可依据不同学生个体知识基础,及其学习需求来制定分层导学方案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

一、发挥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

分层导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还体现在其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分层导学属于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摒除以往应试教育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始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教学主体位置交还给学生,教师以此来设置教学方案,比如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探究学习等。结合实际来看,分层导学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前便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究,为学生后续在课堂上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奠定基础,这也是教

师选用现代化新型教学模式,且最终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基本条件。

二、缩小学生之间语文水平的差距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总会存在个体差异,对语文学科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分层导学可以缩小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对语文掌握程度的差距,实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可以防止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从而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分层导学的方式及特征

教师在采用分层导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在充分掌握素质教育理念基础上,主动将课堂主体交予学生,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其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明确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实操能力,掌握班级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进行调研收集,之后科学开展分层导学。

总体而言,教师必须去“适应”学生,不可让学生“适应”教师,从全局出发设计层次明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分层提问来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搭配分层练习题来保障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进度,最后客观公正地给予学生分层评价鼓励,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在经历分层导学后,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都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文县鸪衣坝小学)

新闻推荐

刘永革在文县调研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本报讯(记者许成儿)9月25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永革深入文县碧口镇,实地调研灾后恢复重建、乡村振兴等工作。在响浪村早阳...

文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