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困惑
宋宇霞
写作文本来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语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陶冶,把心中的积蓄一吐为快。然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被作文所困扰,一遇到作文便如赶鸭子上架,有些学生实在写不出来便在网上搜索一篇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一个班上那种把写作当乐趣,下笔千言、一气呵成的同学简直是凤毛麟角。那么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是什么呢?
首先,从教师教学方面看,一般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往往是单元完成即作文,并且作文紧扣单元内容。给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这样的方法千篇一律,不新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生活,有思想,有感受,同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其实他们很愿意把自己的这些心里话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是由于老师的统一要求便扼杀了他们自由的思想。譬如,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作文不行,但私下传写的纸条或者是一些朦胧的片段还真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有话说有情抒。而我们让学生按要求写的做法却适得其反。
从作文批改方面说,一个班的作文通常批改一个星期,老师常常把整个精力都放在作文批改上,甚至有些教师在学生作文上出现“红”版本,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非把学生和作文意旨改得符合自己的思想。我认为这样反倒禁锢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是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开端,他们的思想活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容易突发奇想,写的句子虽然词不达意,但他们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纯粹情感,老师在批改和讲评时却往往将其视为另类,或者被评定为作文跑题,这样就打消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写作文也就变成完成任务了。
其次,家庭环境因素不可忽视。第一:由于当今一些民办的知名中学选拔学生主要考小学数学和英语,语文成绩只作参考,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重点就迁移了。家长们只要孩子有富余时间宁愿报奥数班、英语辅导班,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去读一些课外书籍。没有大量的阅读孩子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不会提高呢。第二:家长疏于管理,对孩子的学习更是无暇顾及,课外阅读也就更谈不上了。
再次是主观因素。第一: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按理说,十几岁的学生已有了几年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经验以及一些见闻等,心中已有一些“积蓄”。但现实并非如此,上学期间,学校作业、练习、考试等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家里也得做大量的作业。除了吃饭学习,就是睡觉。这样的生活单调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对许多事情“没有兴致”了。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的两句话我们最熟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读书与作文的关系。读书习惯的养成,源自于阅读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又源自于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受。只有让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读物才可能提高他们的语感,增加写作的灵感。然而现在的学生因为多种原因爱读书的甚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最突出的一点是兴趣转移到手机。他们只要有机会玩手机,便不会放过,哪有兴趣去读书呢?当然,就更谈不上通过读书来陶冶情操、开拓视野、活跃思想了。(作者系文县尚德学区马泉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制定涉旅企业、个体准入审核清单,对九寨沟景区核心区域酒店、饭店进行全覆盖审核准入,预计200余家餐馆饭店能够正常营业,宾...
文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