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扶贫车间建村头 挣钱看家不用愁
本报记者李智谋
“布条要拉直,速度要均匀,手腕要放松,动作要灵活……”来自天水市的技术指导老师马云弟悉心指导带薪实训的人员。今年9月,文县首个扶贫车间在尖山乡河口新村建成,马云弟手把手教当地贫困群众做服装。
扶贫车间能高效利用贫困地区闲置劳动力,更好地解决贫困群众既无致富技能,又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问题,通过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生产车间和培训课堂延伸到贫困村,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脱贫。
在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下,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妇联、县人社部门与尖山乡一同努力,积极与天水市甘谷县腾达实业有限公司衔接,建成河口新村扶贫车间,让贫困村妇女立马变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下地种田、照顾家庭、上班挣钱“三不误”。
尖山乡河口村的吴录花是首批参加带薪实训的学员,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已经熟练掌握了电动缝纫机缝制衣服的要领。她面带笑容,充满信心地说:“再过十多天,两个月的带薪实训就结束了。我们每天50元的带薪实训工资将变成计件工资,估计每天能拿到100元左右,一年下来挣2万元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定要把基本功练扎实,这样才能出更多的活。”马云弟整理完刚刚做好的迷彩服,来到了实训人员旁边叮嘱道。她说:“大家学得可认真了,上手很快。第一批工装学着做完后,又开始做迷彩服,到计件时大家都是熟练工了,工资一定不会低。”
河口新村扶贫车间建成后,运行得非常好,尖山乡和口头坝乡4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乡亲们看到了这种扶贫方式带来的实惠,纷纷表示:“扶贫车间很给力,政府要多办一些。”
尖山乡党委书记王小宁说:“扶贫车间总部正在河口新村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很快能扩展到全县各个乡镇,很多贫困家庭就能脱贫了。”他还说,新的扶贫车间还没建好,就已经有好多乡亲在打听,这一次又要招多少人,看能不能给个名额。
扶贫车间负责人表示,建设扶贫车间“筑巢引凤”,助推脱贫攻坚,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当扶贫车间遍地开花的时候,更多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就会应运而生,紧盯“产业工人”的资源,大型服装企业也会动心的,将来群众收入还会增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番番)近日,由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组委会发起和组织的“2018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案例征集及评选结果揭晓...
文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