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畔果满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九月的白龙江河谷沿岸,漫山遍野的油橄榄树上硕果累累、青翠欲滴,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陇南市武都区,中国油橄榄的一级适生区。目前,全区油橄榄保存面积约占全国的41%,油橄榄鲜果、橄榄油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支柱产业
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由于海拔、气候、土壤等特别适合油橄榄种植,从1975年首次引种到今天,武都油橄榄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区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荣誉称号,油橄榄成为武都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
武都区召林良种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谈召林,从现在开始便忙碌起来,合作社的200亩油橄榄马上就要收获了。
“以前我们的山可没有这么绿。”从2000年年初至今,合作社所在的汉王镇安坪村已经有20余年的油橄榄种植历史。这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果子,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
看准了油橄榄是收益颇丰的朝阳产业,武都区抢抓“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和油橄榄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政策机遇,鼓励像谈召林这样的能人大户带动适宜生长区的群众,大面积栽植油橄榄树。
截至目前,全区发展油橄榄51.6万亩,涉及27个乡镇21万多人。适生区群众人均增收2200元,油橄榄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科技引领
经济效益呈几何放大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入春后,安坪村组织全村种植群众对油橄榄树进行了高接换优。“原先亩产200公斤鲜果,现在能达到亩产600公斤。”谈召林兴奋地算起了效益账,“今年的果子颗粒饱满,长势喜人,而且挂果率高,油质更好!”
在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千亩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在连片成林的油橄榄树中,一些退化的老树经过精心修剪和维护,摇身一变成了城市绿化的景观树,一棵成品树能卖到8000元左右。
如何让油橄榄产业提质增效,一直是武都油橄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告诉记者,“近年来,区里把油橄榄确定为优势主导产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专抓引种育苗、规划建园、栽培管理等工作”。
在多年的试验研究中,武都区先后突破了油橄榄扦插育苗、适生区规划布局、丰产栽培技术、榨油工艺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品种驯化、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上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
彰显优势
橄榄产区丰收又增收
武都区致力于构建油橄榄产业化发展体系,如今,满山满谷的油橄榄树,既承载着群众丰收的期盼,也寄托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祥宇油橄榄公司是当地引领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公司产品展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橄榄罐头、橄榄叶有效成分提出物、橄榄果食品、橄榄菜等产品琳琅满目。
数据显示,为壮大这项特色产业的效益,武都区配套建成了16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综合年产值达到18.6亿元。
经过多年努力,武都区被评为全国油橄榄知名品牌示范区,是国内仅有的有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主产区。武都油橄榄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各类展会上先后荣获80多个奖项。
赵海云表示,“下一步,武都区将坚持创品牌、降成本、保质量的产业发展思路,让全区油橄榄产业丰产又增收,实现长足发展”。
新闻推荐
胡人允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研究物理知识的一种有效策略,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
陇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陇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