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爷爷讲他和太爷爷从军的故事
本报记者王坤马海涛王芳
“我的爷爷和太爷爷都是革命军人,从小常听爷爷讲述他和太爷爷参加红军的故事。”郭云说。
在礼县龙池湾战役纪念馆里有一座“父子红军”雕像,记载着43岁的父亲带着年仅14岁的儿子参加红军的故事,而这对父子正是礼县城关镇居民郭云的太爷爷和爷爷。
“爷爷总喜欢把这件往事讲述给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听。”回忆起爷爷,郭云的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我太爷爷和爷爷是礼县龙林乡鞍子山村人,1935年5月,由于生活所迫,太爷爷不得不带着爷爷到陇西一带,靠帮人家收麦子和打短工来维持生计。1936年,庄稼歉收,太爷爷和爷爷正为没找到活计而发愁时,碰上红四方面军经过陇西县首阳镇。当时红军进了镇子,不进民宅,不抢民物,太爷爷被红军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所感动,便领着爷爷毅然参加了红军队伍,后被分到了中央警卫连。”郭云说。
作为革命军人,就必须随时准备好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1939年,郭云的太爷爷郭庚源在“环县事变”中英勇牺牲,被当地群众安葬在首阳镇后山脚下,立了一块刻着“郭公永垂不朽”的墓碑。而郭云的爷爷郭景山则一直跟着党进行着革命事业,直到新中国成立。
“解放后,我爷爷先后在秦安县、天水地区、礼县等地工作,1991年8月病逝,享年71岁。记忆中的爷爷是个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的人,他时常教导我们做事先做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事。”郭云告诉记者,受他爷爷的影响,他在年少时选择了参军入伍,如今自己和弟弟、弟媳、女儿都入了党,妻子也成了入党积极分子。
“我们会把太爷爷和爷爷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子女们了解历史,明白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斗。”郭云说。
新闻推荐
【脱贫攻坚奔小康】 礼县输转劳动力12万余人 实现劳务收入28.6亿元
本报讯(记者杨建芳)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五年来,礼县平均每年劳务输转人数12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28.6亿元,劳务收入比重占到全...
礼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礼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