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了山川 富了农家 康县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带动乡村游

陇南日报 2017-05-20 07:21 大字
本报记者刘宏洲5月14日“母亲节”当天,康县长坝镇花桥村、岸门口镇朱家沟村、城关镇凤凰谷村、王坝镇大水沟村游客爆满,全县乡村游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近年来,康县坚持“生态为基”,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打生态旅游经济,通过构建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发展。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回顾康县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建设历程,自2012年开始,耗时5年,投资38020万元;5000干部、沿线8乡镇1.6万户群众近6万人投工投劳,是康县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它以县城为纽带,西起望关、北至云台、南至阳坝,对白望路、康阳路130公里公路沿线10米以内全面进行绿化,建设体现康县历史沿革的廊亭、步道、休闲健身广场、公厕等各类节点15处,绿化美化节点27处,栽植斑竹、金竹、楠竹120万株,松树、银杏、桂花、金叶女贞等各类花木37.5万株,形成了竹海、美丽乡村、旅游节点交相辉映,串珠成线,连线成片的靓丽风景线。“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建设,就是在用好生态‘底色\’的同时,见缝插绿,打造成形、成片的生态景观,破解康县‘旅\’太长而‘游\’太短的旅游发展瓶颈,让更多的群众发展‘绿色经济\’。”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说。如今,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的游龙关节点、花桥村、朱家沟村、桂花庄村、低垭节点的群众已经享受到建设的红利。长坝镇花桥村的杨明霞、王坝镇大水沟村的肖九宏等农家乐店主年收入均超过30万元,就连卖面茶、面皮等小吃的农户,一天也能收入200多元。走在今天的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青笋拔节,新竹添翠,百鸟和鸣;清新的空气,混着竹的清香,一洗尘俗之气。用美丽乡村装点生态旅游风情线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这是康县的真实写照。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三百个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相互映衬。近年来,康县按照美丽乡村综合体的要求,配套完善文化、卫生、商业、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净化排放设施。在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建成了一批以居住养生、康体养生、休闲养生、观光养生等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充分展现了康县民俗文化、茶马古道、农耕文化的厚重。实施“十村百户千床”工程,在长坝镇、城关镇、阳坝镇、王坝乡等12个乡镇36个村123家农户建设农家客栈615个标间,1230张床位,解决了旅游旺季游客住宿难的问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生态和全域旅游,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优势,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李廷俊说。据了解,在康县,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推手,在三百里生态旅游风情线上,乡村旅游已带动863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3200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贫困农户有1000多户,户均稳定收入在1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陇南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陇南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本报陇南讯(记者周者军)近日,“陇南绿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颁证仪式在陇南市举行。陇南属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就...

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