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八个着力” 推动发展转型 ——“甘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高层论坛发言摘登(下)
贯彻“八个着力” 推动发展转型
——“甘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高层论坛发言摘登(下)
抢抓加速增长“窗口期”的历史机遇
张建君
总体而言,甘肃省经济仍然处于加速增长的“窗口期”。为此,甘肃省要抢抓加速增长“窗口期”的历史机遇,确保2020年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通过科学谋划、扎实苦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力争取得突破性成就。
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精准脱贫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铁路、公路、机场、电力、水利、生态、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硬化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有大手笔的规划、科学规范的论证,实现重大项目的开工上马,要谋划能够彪炳史册、造福甘肃的伟大工程。同时,要把精准脱贫打造成为引领“三农”发展的项目载体。
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转变。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合理引导投资方向,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与资金,大力吸引外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不失速。二是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乡村人口的消费能力与水平,充分释放消费潜能和动力。三是借助“一带一路”推动企业商旅“走出去”,加大海外经贸园区与产业园区建设,改变进出口贸易负增长的不利态势。
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要采取“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积极鼓励非公经济进入能源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全民健身产业等领域,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提高供给的质量与效益,加大对中高端产业、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打造具有甘肃特点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潜力。新型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充分释放其经济增长带动力。同时,要重视甘肃省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甘肃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在改善乡村的过程中释放美丽乡村建设的巨大发展潜力。
抓好国家相关政策机遇及平台打造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政策很多,含金量很高,要在使用政策的过程中深化政策、谋划政策,充分做好政策的消化、拓展与提升,要把政策机遇期转化成为加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成功打造了一系列的经济、文化、生态、科技、开放等发展平台,要充分释放其带动经济增长的平台效应和示范价值。
积极推进省直管县的体制改革,解放县域经济创造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的改革原则。甘肃省有86个县市区,如能打破现行省—市—县的传统体制束缚,通过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甚至行政体制改革,给县域经济一个新型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环境,就能够创造性激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有望实现“县域强则省域强”的超常规发展。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多措并举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聂佃忠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短板。通过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点是精准选择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一是现有的县域产业布局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构建、重新选择。二是必须遵循“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宁缺毋滥、镶嵌分布、错位发展”的基本原则,从全省、全国、“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世界的战略高度,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市(州)域、县域来选择产业链/集群、产品、工序/区段/环节。三是在产业链/集群、产品、工序/区段/环节选择上,必须为市场选择留足空间和余地。四是鼓励跨县域(省域、区域、国家)联合生产一个产业链/集群、产品、工序/区段/环节。
从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大小的角度来看,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是短板。通过推动甘肃省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点是突破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一是做到三个“一视同仁”,即:确保国企与民企在思想观念与社会环境上“一视同仁”;确保在制度与政策上“一视同仁”;确保国企与民企在改革举措上“一视同仁”。二是理顺组织架构与体制机制。目前,对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设在工信委,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主要归口工商局和工商联。建议尽快整合这些部门,切实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尽快实现由“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作为,引导县域非公企业主动对接两大创新平台。一个是与甘肃省签署的地校(北大、清华等六所名校)战略合作平台。建议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大学科技产业园等多种方式推进企校合作。另一个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重要依托之一的“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建议甘肃省非公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积极争取中方的20所项目院校以及外方的54所院校合作开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甘肃本土就地转化。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是短板。通过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点是人才补偿和***。一是除了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还应高度重视人才补偿制度创新。为了遏制新一轮的人才外流,建议向中央申请设立全国人才跨区域流动调节补偿基金(甘肃)试点。补偿基金主要解决作为人才净流出省份的甘肃省与净流入省份的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在人才培养与使用上的成本—收益严重不对称的难题,最终为探索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培养、流动、使用与补偿机制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二是引入负所得税制。负所得税制是实现我国农村扶贫和低保有效衔接的替代性制度安排,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性制度创新。
从市场体系的角度来看,要素市场是短板。通过完善要素市场,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重点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与要素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就农村土地市场而言,注重合理分享土地收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就知识技术市场而言,实行以知识技术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就公共资源而言,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重要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汪晓文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传统观念,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研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做到边学边改,学以致用,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干部群众做出表率;企业管理者除了要提高管理水平、充实知识储备、完备法律常识之外,更要勇于实践,始终保持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敢闯敢试的勇气,争当改革开放的先锋队;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开阔眼界,勤学善思,敢闯敢试,在各行各业中,充当改革者。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培育甘肃省发展新动能。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处理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政府服务模式。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产业化,聚焦“加工出口”;促进工业开放升级,建立绿色循环工业体系;积极发展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培育多元服务新业态。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对外开放。
依托区位优势,明确战略定位。要建成交通、能矿资源大通道,充分发挥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和战略通道的作用,提升主通道综合运输能力,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地位,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科教人才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和甘肃教育在向西开放进程中的影响力,将甘肃建成我国向西开放进程中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打造对外开放产业集群。打造能源、钢铁与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中心,加大与中西亚的合作,扩大石油、矿产资源进口与加工能力;建设装备制造业集聚中心,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现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战略重组,形成对中西亚、中东欧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完善民族特需商品生产集聚中心。
按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要求,甘肃省要扎实推进扶贫工作,力争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甘肃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方面力量真正实现***。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成为扶贫中介,在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扮演评估、监督和服务角色。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也要注重对扶贫精细化考量,实施差异化管理;此外,扶贫工作要制定动态的帮扶考核机制,实现帮扶主体和帮扶措施优胜劣汰。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正视发展差距 实现创新发展
周克全
创新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甘肃发展更加需要创新驱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凸显、科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创新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和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这是甘肃创新发展面临的六大主要问题。甘肃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找准切入点、关键点和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加快创新资源聚集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知识、专利、信息和资金,人才作为创新的首要资源,也是甘肃最缺乏的资源。因此,要组织专门力量、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认真检查《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的意见》等现有人才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这是能否吸引与留住人才、开展创新活动的当务之急。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数据库、网络和大型科研设施,其中,技术标准和数据库作为最基础的创新设施,是甘肃的薄弱环节。
找准关键点,实现协同创新。创新作为系统工程切忌单兵突进,必须实现协同创新。这种协同主要应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纵向协同,即具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产业链式的协同;二是横向协同,即无直接业务联系的创新主体与政府部门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协同;三是内部协同,即创新主体内部的部门协同。只有发挥协同作用,创新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找准突破口,推动政府创新。与全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甘肃创新的社会氛围不强,离开政府的有效带动,创新活动将受到极大制约,甘肃的创新发展必须以政府创新为突破口。一是发展观念创新。由以GDP或GDP增速为中心向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为中心转变,认真做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硬文章。二是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创新主要体现在战略制定的科学化和战略实行的稳定性两个方面。三是发展机制创新。重点在于扫除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做到五个落到实处:将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落到实处,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创新管理落到实处,将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将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将尊重知识、人才为本的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政府经济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着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五是发展空间创新。主要体现在开拓三大发展空间。开拓区域发展新空间,开拓产业发展新空间,开拓以高铁、数据库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空间。
(作者系甘肃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张存刚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但同时开始出现企稳向好的新趋势,世界经济实际上正在走出谷底。新工业革命的成果正在缓慢延伸扩展到供给端,世界经济的供给侧方面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新兴全球化正在兴起,跨境电商、年轻人、小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开放,对全球的跨境人流、跨境物流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征,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的数据表现良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特别是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正在兴起,新一代通讯网络、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D打印、智能电视等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智慧家庭、智能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随着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和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一些传统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在不断增加,景气有所回升。因此今后要有效化解矛盾积累,乘势引领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正出奇地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
甘肃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具体内容,始终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总体经济素质,奠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一,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的潜在和现实需求,务实推进互联互通,围绕对接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市场需求和前景的产业,扩大投资和贸易,实现高水平的向西开放。
第二,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工业革命对产业创新、经济形态和模式的影响,适应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趋势,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第三,务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补短板放在首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去产能应立足甘肃实际,着眼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处理好短期去产能和长期的产能提升和创新的关系,不能简单化地为去产能而去产能;去库存应注重如何激发需求和开发需求,不断开拓市场和促进发展新产业。
第四,提高科学发展的认识和水平,有效避免发展中的陷阱和风险。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任务,树立科学发展思维,坚守发展底线,避免发展中的陷阱和风险,不断积累有效发展成果。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培育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的新动能
韩建民
中国的农业正在从高产、丰产向高质、高效不断迈进,但不容忽视的是农业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土壤污染、农药残留、科学施肥、资源再利用等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重点是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甘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突出矛盾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资源配置制度性抑制与约束,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二是农产品供给抑制与约束。与全国农业发展情况还不完全一样,甘肃农产品供给既有总量不足问题,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同时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大宗农产品基本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生产,甘肃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都很小,农产品没有市场定价权,农民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在甘肃这样传统落后的省份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定要在学习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紧密结合甘肃实际和农业发展特点,既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体制改革,又不能等同于仅仅是农产品生产数量增减的结构调整,而应该是创造性地将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二者有机结合并赋予新的意义,既有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又有政策完善;既有生产数量增减和质量安全提升,又有经营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把农业支持政策的智慧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培育出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的新动能,这就是甘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重大现实意义所在。
甘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从两个方面走。
坚定走政策引导型路径。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为指导,打破农业上赚钱只能靠数量增长的格局,突破农业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却无法在经济上得到合理回报的约束,禁垦禁牧,退耕退牧,把政策用活用足,实现保护生态、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政策目标。
坚定走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路径。推进落实“三权分置”改革,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加快农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民分享产业链的收益机制。扶持农业科技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支持发展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作者系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趋势
邓艾
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四个相互交织的新趋势。一是农村人口城镇化趋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大体上采取三种方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并长期定居;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城镇定居和工作;新农村建设中,农牧民家庭在当地城镇化定居点集中定居。二是就业收入多样化趋势。传统农业畜牧业在农牧民家庭的劳动就业和收入中的重要性在降低,非农产业务工就业和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性在提升。甘肃民族地区的劳动就业模式和收入模式,正在向非农化方向转变。三是跨民族经济交往频繁化趋势。历史上,甘肃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居住地域和职业是分隔的。所谓“大杂居,小聚居”,“藏民放牧、汉民种地、回民经商”。现今,随着农村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和就业结构转变,原有的民族居住格局和职业分工格局已经打破。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正在变得日益频繁化,跨族群的“面对面”接触已成为民族交流的常态。这有助于加深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民族隔阂,从而有助于民族团结。四是民族差距分层化趋势。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结果,东乡族、藏族、保安族、哈萨克族同汉族的差距较大;回族、蒙古族、裕固族、撒拉族同汉族的差距较小。甘肃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就业差距和收入差距,主要集中在低收入的蓝领职业邻域,高收入白领职业的族际差距很小。
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需要从面向农村牧区,向城乡并重转变。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增收、社保、教育等方面的政策,都需要根据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的新趋势,做出调整。第二,甘肃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需要从单纯强调发展农牧业生产,向拓宽农牧民非农就业渠道和工资性收入来源转变。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民族地区劳务输出项目。第三,甘肃少数民族劳动就业的政策,需要从强调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大学生安置,向支持少数民族劳动力在蓝领职业邻域(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就业倾斜。通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举办汉语普通话培训班、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能力。(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新闻推荐
“陇南绿茶”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本报陇南讯(记者周者军)近日,“陇南绿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颁证仪式在陇南市举行。陇南属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就...
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