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滴灌改穷貌生态扶贫奔小康 ——康县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5-06-03 22:18 大字

本报记者 刘延海

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行路难,100%的喀斯特地貌。康县这一严酷的自然条件,成为大山深处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瓶颈。

如何破解制约瓶颈,把劣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康县在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一切从群众的的需求出发,老百姓缺什么,就扶什么,老百姓担心什么,就解决什么,积极探索从“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产业扶贫”的转变,大力推行精准靶向扶贫。

“绝不能让群众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结合全县的实际,康县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结合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积极推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采用精准滴灌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让乡村变美丽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群众收入增加了,扶贫攻坚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了。

美丽乡村建设引发的嬗变

初夏时节,走进山清水秀的康县,处处是花红柳绿,山间村落,竹林婆娑,流水潺潺,鸟啼鸡鸣,廊桥庭院,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置身其中,更是移步换景,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在这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田园风光中。

走进康县铜钱乡的罗坪村,记者看到,通畅的水泥路一直延伸到半山腰,茂密的核桃树下,一座座白墙青瓦的民居自由地散落着,与山形走势融为一体,顺着台阶而上,站在半山腰突兀山石处修建的凉亭上,放眼望去,山间一片翠绿,户户实现了水泥路相连,庄前屋后的地里,魔芋花正盛开着。这里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的景点。

村主任罗彩花告诉记者,要是没有去年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村里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美景。以前村上都是土路,车辆根本进不了村,是雨天出门两脚泥,来回背上驮东西。现在,村民出行方便了,村里的核桃、板栗、天麻、魔芋等产品的运输方便了。

罗坪村是去年康县实施的16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的美丽乡村之一。康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整村推进项目加宽硬化了通村通户的道路,对村民的厨房、圈棚、厕所进行了改造,还对60户村民的危房进行了加固改造。

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改善,村主任罗彩花带领全村300多户农民积极探索了空中挂果,地面种经济作物的发展模式,即管理好核桃树,树下的空地又种魔芋。“去年,村里挖出来的最大的魔芋达37斤,种1亩魔芋收入就6000元。”罗彩花说。

“这里距离阳坝很近,自然生态环境好,整村推进改善村里的面貌后,来这里观光的游客也多了起来。”铜钱乡党委副书记贾世磊说,今年村里已经开始建农家乐,准备发展旅游业。

记者在康县白杨乡的桂花庄村看到,曲径通幽的栈道、小桥、流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多了许多的惬意。来来往往的游客在这里驻足停留,欣赏拍照,感受这里的一草一木。桂花庄的得名,是村里有一棵金桂树,每年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整个村里都是桂花的香味。

“以前这里没有路,我们出行从山涧的小溪边上走,出沟不方便,更不要说让游客进沟观光,自从开展社会扶贫项目建设后,现在出行的路有了,基础设施也改善了,游客也进村了。”桂花庄村的村民说。

“政府通过打造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扶持村民发展旅游产业。”白杨乡书记宋正康说,今年五一期间来村里的游客超过了千人,村里已经有2家农家乐,正在筹建4个农家客栈,准备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去年农家乐刚开业时担心没有人来,现在一天是忙不过来。”桂花山庄负责人说,山庄是在以前土坡空地上建起来的,自建成以后游客多生意好,现在村民种的菜就在农家乐里销售了,村民也来这里打工了。

王坝乡大水沟村祥和家园农家乐负责人肖奎华说:“美丽乡村建设和***给我们打下了发展基础,我就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起的农家乐。去年收入了十几万元,雇了4个村民在农家乐打工。”在大水沟村,像祥和家园这样的农家乐已有多家,带动了当地群众从事蔬菜种植、土鸡养殖。

在岸门口镇严家坝村,围绕2800年的银杏树打造的小景区和新建的村史馆,让这里别具一格,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造访,当地的刺绣、鞋垫等一些手工艺品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在严家坝,主要推进的是旅游扶贫和电商扶贫。”岸门口镇书记李江涛说,大黄、党参、板蓝根等当地产的药材和核桃等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了。

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康县就地取材,保持原貌,尽力做到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现在,康县处处皆是风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康县一个村子就是一个景区,一个乡镇就是一个大景区,全县就是一个不要门票的大景区。

“依托美丽乡村和风景如画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摘下穷帽子。”康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且可以达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的多重效果。

在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还改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实现了“村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致富”的四个就地化。

生态扶贫的康县模式

贫困地区发展终究要靠内生动力,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就必须改变过去垒大户、路边花式的扶贫,要出实招,办实事,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扶贫方式。

为破解大山深处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问题,面对山大沟深,土地瘠薄,行路难的现实,对康县来说,只有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培育致富产业这两个问题之后,才能做好新农村与美丽乡村的建设。

为此,康县以“双联”行动为动力,紧盯贫困乡村,瞄准贫困人口,以扶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以豆坪片区、阳坝片区、店子片区为主攻方向,以***为重要任务,坚持整村整乡推进、整流域综合开发同步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在阳坝、豆坪、店子三大特困片区,康县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扶贫整村整流域项目实施到哪里,生态文明新农村就建到哪里。

为确保项目实施,康县整合发改、水利、国土、交通、住建、环保、财政“一事一议”、林业、水保、文体、卫生等10多个部门的项目资金,按照基础条件分达标准、示范村、精品村等不同层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重点村,啃硬骨头。

“去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打造了阳坝镇阴坝子村、二坪村、铜钱乡罗坪村、王坝乡何家庄村等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康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扶贫资金起到了抛砖引玉和“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在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上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

建设过程中,康县还发动组织群众走参与式扶贫开发路子,坚持扶贫资金投入与群众投劳自筹相结合,充分调动群众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整合劳动力资源,真正走上了一条参与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豆坪乡西沟片区是康县较为典型的贫困片带,境内山峦重叠、河溪纵横。由于不通公路,这一片区群众生活艰苦。去年以来,康县把改善这里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的首要任务,拓宽硬化了西沟、成沟、黑竹村通村公路。整合资金对群众危房进行了改造,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停车场、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庄的变美激发了群众的发展热情,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在康县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现在,铜钱乡罗坪村的整村魔芋种植,阳坝镇、两河镇、白杨乡的茶叶产业,望关乡、平洛镇的万亩核桃林带,豆坝乡的高山蔬菜等都已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

“基础条件的改善,为***注入了强大活力。现在,对有发展能力的农户出点子、找路子,对确实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五保户、智障户,采取政府兜底的办法,确保他们生活有保障。”铜钱乡党委副书记贾世磊说。

在康县,所有的贫困户家里都张贴着一张《康县贫困户***明白纸》,在这张纸上,对贫困户的情况,帮扶的内容,目标,具体措施以及考评内容都写的非常详细。在铜钱乡罗坪村村民罗彦双家里记者看到明白纸上详细罗列了罗彦双家里的生活、生产的基本资料。罗彦双主要致贫原因是缺技术,主要帮扶措施是栽植2.5亩核桃树和种植2亩魔芋,通过种植魔芋达到年增收5000元,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

数据显示,去年,康县有贫困人口4.81万人,比2013年的6.46万人减少了1.65万人,贫困人口减贫率2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0元。建设美丽乡村到经营美丽乡村,从保护生态到利用生态,康县的探索实践正在进行着。

迎难而上的精准冲刺

精确定向的***,让康县充分发挥了生态资源的优势,使全县贫困落后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但受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康县仍然呈现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的贫困特征,扶贫攻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县350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中,还有144个村未硬化通村道路、159个自然村未通农机路;126个村86950人的饮水不够安全,43个行政村未实现农网改造。特别是生活在南部深山、林缘地带的贫困群体,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经济收入门路狭窄,扶贫攻坚难度大、任务重。

针对此,按照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陇南市“433”发展战略、康县县委“543”工程要求,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大扶贫理念全方位筹谋布局,以***为主要任务,在豆坪、阳坝、店子三个特困片区集中攻坚,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保障、金融扶贫支持、人才培训等项目,全力加快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进程。

今年康县扶贫攻坚的目标是实现大堡、大南峪、望关三乡镇基本脱贫,全县28个贫困村整体实现脱贫,减贫人口达到9700人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 23%以内,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50元。

按照“基础设施精准到村改变基本条件,富民产业精准到户增加群众收入”的扶贫开发理念,康县今年以阳坝、店子、豆坪三个特困片区的14个乡镇、128个村、2.88万贫困人口为扶贫重点,以确定的***示范乡(镇)村为突破口,以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90%、涉农项目资金的80%用于特困片区,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做到精准一片,脱贫一片,精准一个流域,剜掉一个流域的穷根,真正使贫困村社变成宜居、宜游、宜商、宜投资的生态文明新农村。

生态扶贫已成康县扶贫的一大亮点。康县继续坚持抓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就是抓扶贫开发的新理念,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就是高质量的扶贫整村推进,把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真正把***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大项目中,把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道路、安全人饮、农村文化和双联部门帮扶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着力实施高质量的康县模式大扶贫重点村54个,从各村实际出发,确定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等三个不同的扶贫开发层次,在重点解决40个达标村、示范村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六化”标准,全面实施14个精品村的“三清五化五改六有一建”工程(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道路硬化、村容净化、庭院美化、四旁绿化、居室亮化,改坑、改水、改灶、改厕、改圈,村有垃圾场、社有垃圾池、户有垃圾箱、人有厕、畜有圈、机有棚,建村民活动中心),着力改变大扶贫重点村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通过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有效实施,把一批批脏乱差的贫困村和居住条件高大黑空暗的贫困户建设成宜居、宜游、宜商、宜投资的美丽乡村和旅游示范户,使贫困村、贫困户脱胎换骨,走上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小康之路。”康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康县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措施,进行强力扶持。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的战略,康县继续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四大区域产业和四大地方产品,大力发展核桃、蚕桑、茶叶、中药材,扶持养猪、养羊、养鸡、养蜂、特种水产养殖大户,着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专业合作社。紧紧围绕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企业,按市场需求培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速富民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发展,切实走出一条以富民产业发展带动脱贫致富的产业化扶贫之路。

针对生活在高寒阴湿区、深山林缘区、半山干旱区,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且就地脱贫无望的贫困农民,今年康县积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3处,解决 3乡镇26村520户2202人的生存、生产、生活问题,真正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

今年,康县继续把劳动力培训输转作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大力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培训输转模式,全年计划完成“两后生”培训1000人;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7800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电子商务培训200人;职业技能鉴定4800人,输转富余劳动力65000人,努力做到培训一人、输出一片、致富一方。

在推进金融扶贫上,康县将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机构对空白乡镇全覆盖和贫困村多层多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支持农村信用社增设村级金融便民服务站,加快推进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建房贷款、农耕文明贷款等民生金融工作,探索创新符合贫困群众实际的抵(质)押贷款品种。还将通过扩大扶贫互助金范围,严格实行联户担保制度,减少资金风险,使扶贫互助金成为贫困村群众真正的银行,为开展***发挥助推作用。

贫困村的公共服务,是推进扶贫开发的有力保障。康县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形成方便群众、质量较高的农村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解决“上学一人,陪读一人”的问题,把贫困家庭劳动力从陪读中解放出来,从事增收减贫。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做到转诊、小病就地诊疗。通过加快乡镇文化、影视、广播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加大行政村合格文化室建设进度,做大做强乡村舞台建设,提高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和文明程度。

扶贫攻坚战有酣甜,精准发力拔穷根。既能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又能保护青山绿水,优化生态环境。在康县,沿着生态扶贫的这一方向,扶贫攻坚的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新闻推荐

山清水秀休闲地竹青柳绿画中游 相约魅力康县共享美丽乡村

中共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康县人民政府县长文元旦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通道,素有陇上咽喉、川陕锁钥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长江中...

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