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阴平古道行

陇东报 2016-07-18 18:24 大字

陇南文县老县城是阴平古道的源头,是三国阴平郡治地所在地,阴平古道即是根据阴平郡名而得名。阴平古道在古时候是从阴平郡开始进入蜀地的一条便捷小路,也是古今公认的一条险路,古时候就有“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的描写,足见其险峻。最先开通阴平古道的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邓艾,邓艾在这一带发动了一场成功的奇袭战,使得阴平古道闻名天下。根据《三国志》记载:邓艾当年率兵伐蜀时被姜维堵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邓艾遂回军至阴平郡,邓艾领兵架桥修路,从阴平郡走数百里奇险小道,到达江油关,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汉宣告灭亡,自此阴平古道遗迹永留史册。

我们先至碧口水库。碧口水库坝体与两岸巍峨群山相连,水面浩瀚壮阔,波光潋滟,周围草木茂密,百鸟啁啾。不过,我慕名至碧口水库的主要缘由,是想亲眼瞧瞧这里的险势,历史上,古阴平桥从这里直穿而过。据史料记载,伸臂式古阴平桥系三国乃至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玉垒关的唯一渡桥,古阴平桥多次在战火中损毁,清咸丰年间才被改建为铁索桥。上世纪70年代碧口水库建成后,传说中的姜维城遗址和阴平桥遗址,均淹没在万顷水波之中。现今,在原旧址上又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公路吊桥,横卧在旧址上,白水江和白龙江两江在此相汇,一眼望去,云海茫茫,天险终变坦途。

熟悉那段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姜维把守阴平正道,故邓艾没有从阴平桥直进,他选择了被视为鬼门关的摩天岭。摩天岭是阴平道上最险恶的地段,其南面多是峭壁悬崖,无路可寻,有一段如刀背一样的山嵴直通主峰,两面是悬崖峭壁,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及。朋友笑言,智勇过人的姜维,要是在摩天岭一带布防一支人马,三国的历史会是如何呢?这毕竟是假设。邓艾及众军士当年就是从摩天岭裹毡滚下陡坡,虽说死伤惨重,但他们的确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三国志》对邓艾偷渡这一段写得尤为生动:“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翻越摩天岭时“以氈自裹,推转而下”。邓艾滚下山崖的地方现在叫南天门,山崖边的石山上曾刻有“邓艾过此”四个大字。过了南天门就是四川境内了。自此,阴平道一直至江油关(今平武南坝乡)结束,都属开阔之地,邓艾当年率兵出现在江油关时,如天降神兵,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随后邓艾率军势如破竹,最后兵临成都,蜀汉政权灭亡。

沿阴平古道即可进入陇南宕昌境内。在今宕昌县城西侧岷江畔的一个土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从古遗址处可清楚看到前后相连的3个古城堡,这里曾是古宕昌国的都城。宕昌国是古代宕昌地区的羌人政权。至今,在宕昌县花石峡口的岷江上,还保存着邓艾父子修筑的邓邓桥遗迹。

花石峡在三国时置有花石关,蜀汉政权置重兵防守,花石关是阴平古道的咽喉。邓艾当年在险峻的悬崖上修栈道,并以西岸花石峡口岩石为桥墩,修造桥梁,邓艾率军渡过岷江,出花石峡,过武都,偷渡阴平,翻越摩天岭,沿阴平道直取成都。因为这座桥是邓艾父子主持建造,后人便称其为邓邓桥。在邓邓桥附近的悬崖绝壁上,现在依然可看到当年邓艾父子指挥修建古栈道的石孔及木桩遗迹。

邓邓桥北峡口外不到一公里的山谷里,有一个村庄叫邓邓桥村,据说那原是邓艾留下的守桥士兵所居住的地方。现在的邓邓桥村,就是这些守桥士兵在此地定居而形成的村落。在回碧口古镇的盘山路上,我忽然想到好友关于姜维摩天岭驻兵的假设。多年前,我曾考察过秦安陇城镇的街亭,去过礼县的祁山堡,去过临洮的姜维墩等三国古遗迹,本质上,街亭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曹兵势大,蜀兵弱小,就连诸葛亮都被魏军牵制而无法分兵救援马谡。

诸葛亮六出祁山也仅是罗贯中的夸张虚构。依历史记载,诸葛亮一生曾5次伐魏,仅2次出祁山。首次出祁山就是街亭之战。诸葛亮临死时传衣钵给姜维,姜维临危受命,此时,蜀魏对峙已有数十年,魏强蜀弱,诸葛亮应该早就感知蜀汉气数将尽,姜维哪有回天之力?至于占陇右图中原的梦想,也就只能称之为梦想。

新闻推荐

秋日小雨飘 早晚天凉爽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前日夜间至昨日上午,市区降水量达7.9毫米,受此影响,兰州市当日的温度一直徘徊在14.8℃至23℃之间,这是近一个月以来气温最低值,早晚天气明显凉爽...

宕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宕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阴平古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