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汶川地震灾区从废墟中新生 不屈的人们用坚定的信念描绘出一幕幕重整山河的画卷

兰州日报 2010-05-12 06:04 大字

汇聚五湖四海的力量

“举全国之力!”震后仅仅一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坚强站立,与援建者手牵手,共建新家园。

来北川后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山中湿冷的气候加上水土不服,山东烟台援川指挥部副总指挥张耀征患上了关节炎,每晚裹着护膝在酸痛中入睡。他所在的北川县白坭乡震后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张耀征很庆幸自己在电脑里存放了一部电视剧《长征》,在白坭援建的日子里,这部《长征》成了他的精神食粮。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张耀征说,红军长征曾走过灾区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那段最艰苦,也是最伟大的历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援建者,我要对得起先辈们洒在这里的鲜血。”

当来自广东珠海的工程专家张彤拄着拐杖爬上汶川县绵虒镇附近的一座山峰进行观测时,身边很少有同事知道,此时他正忍受着锥心般的疼痛。由于援建中意外骨折,张彤的右小腿里夹着一块钢板,四颗螺丝钉在小腿骨上。因为经常拄着拐杖到工地上走动,钉钢板的一个螺丝松动,脚踝处擦出鲜血。

然而,张彤认为这些痛苦是他必须忍受的:“不站在这里,不亲眼看到这里的一切,我永远也无法想象这些年来西部的人民做出了怎样的牺牲,并以自己的资源、人力默默支持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现在东部先富起来了,支援西部是我们的责任。”

抱着这种信仰的张彤被珠海援建者称为“拼命三郎”。他每天不到凌晨3点不回宿舍,可一大早又走了,以至于初到汶川的一个月,他与隔壁的同事居然连一面都没见上。

年轻一代在灾区成长

信仰是一种需要传承的力量。在援川的“80后”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信仰正在年轻一代中成长、绽放。为了援川,有的年轻人几次推迟婚礼,有的年轻人甚至夫妻共同参与援建。

青川县营盘乡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乡。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偏远乡,“援建夫妻”徐世卿和陈芬芳的事迹却家喻户晓。

来自浙江临海市的徐世卿原本打算在2008年底结婚,但得知市里要选派干部入川援建,他在第一时间提出了申请。在临海市汛桥中学任教的未婚妻陈芬芳起初并不同意他入川,然而看到徐世卿决心已定,她只说了一句话:“我们把结婚证先领了吧。”

没想到,这个要求却遭到徐世卿的反对:“灾区很危险,现在还余震不断,我不想……”谁知陈芬芳更坚决:“必须把结婚证领了,让你去了也多一份牵挂!”2008年9月2日,临海市援建队伍动身入川的前一个小时,这对伴侣匆匆领了结婚证。

渐渐地,营盘乡成了徐世卿与陈芬芳夫妻俩互通电话时的一个主要话题。陈芬芳也就知道这里缺老师。2009年春节,徐世卿利用回家的机会与陈芬芳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随后,两人一同来到了营盘乡,陈芬芳成为营盘乡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从那一天起,营盘乡的乡亲们经常可以看到小两口“夫唱妇随、妇唱夫随”的身影。山区路远,徐世卿就陪着陈芬芳走几个小时山路做家访;乡里发生流感时,两口子又在晚上赶到医院守着学生们输液。

营盘乡小学校长丁绪国说,徐世卿和陈芬芳小两口共同投身灾后重建工作,让我们看到了“80后”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与徐世卿和陈芬芳一样,两年来,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放弃在物质条件充裕的城市享受生活,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地震灾区,书写出不一样的青春。

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也是整个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群众最为集中的地方,震前活跃在当地五龙寨的羌族歌舞队是杨华武和许多羌族人心中的文化之“根”。

“地震后我赶回村里,看着摇摇欲坠、空空荡荡的五龙寨,我的心都凉透了。”对于杨华武这位羌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北川羌族艺术团团长来说,虽然老百姓的吃住都安顿好了,但没有人敢想明天会怎么样。歌舞队也散了,所有青壮年都出去找工作了。羌族的文化传承主要靠言传身教,人都散了,羌族的文化怎么办?

就在杨华武陷入绝望之际,山东威海的援建队伍开进了青片乡。得知这里曾经有一只羌族歌舞队后,威海人当即决定紧急支援60万元资金,帮助杨华武重建羌族艺术团。

杨华武这样形容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反应:“我整个人就像被打了一支强心针,跳起来就去翻电话本。我当即给乡上立下军令状,10天之内将歌舞队的人全找回来。”

很快“重建羌族歌舞队”的消息就飞越了崇山峻岭,传到了四散各处的正河村羌族人心中。不到10天,40多个歌舞队员,包括那些已经在外找到工作的,纷纷翻山越岭回来寻找自己的“根”。

从2008年7月1日起,重新组建的羌族艺术团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虽然每人月基本工资只有600元,可演员们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11点,练了26天。

羌族艺术团7月28日在擂鼓镇的第一场演出空前成功。炎炎烈日之下,简易的室外演出场已经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杨华武在一旁揪心地看着,生怕演员们受不了高温而晕倒在台上。但是艺术团的姑娘小伙个个抖擞精神,赢得台下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三年任务两年干,甘洒热血建青川!”这是浙江援建者道出的心声。“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这是青川受灾群众喊出的口号。两年间,援建者和受灾群众一道,共建新家园,是地震灾区随处可见的场景。

青川一片空出的板房学校,如今挂上了“江山白菇”高效栽培示范园区、技术培训基地的牌子,原本需要拆除的板房变成了菇棚。走进板房,只见房间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菇袋里,冒出了一株株“江山白菇”。在浙江省衢州市援建下,白菇将成为青川县马公乡农户未来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浙江衢州援建指挥部农艺师郑雪良说:“我们建立园区的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培训和带动示范,帮助受灾群众发展产业,为灾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马公乡三台村村民何立海听说衢州援建者将建立技术示范园区的消息,第一个到乡里报了名。他与李远华一样也有两幢“江山白菇”板房生产车间,边学习边生产。何立海说:“有了对口援建的帮助,我们再加把劲,一起把灾区建设起来。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据新华社电

●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11日表示,截至2010年4月底,国开行向汶川地震51个受灾县(市)累计发放各类灾后重建贷款774亿元,贷款余额680亿元

●截至2010年4月30日,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145.61万户,占需重建的145.9万户的99.8%。城镇住房重建已开工25.72万套,占需重建的25.91万套的99.3%,其中已完工21.16万套,占需重建的81.7%。城镇住房维修加固134.81万套已全部完成

●截至今年4月底,近160万受灾群众实现了再就业,有力保障改善了灾区民生

●截至今年5月5日,四川39个重灾县需恢复重建的3000多所学校,近九成已竣工;截至4月30日,四川地震灾区在建的医疗卫生项目2200多个,占规划的95%

●震后,四川灾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加快,产业布局逐步优化,产业重建成效明显。2009年,四川省生产总值14151.3亿元,增长14.5%;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达99%;四川旅游业快速从灾难中崛起,2009年,四川旅游收入继2007年之后再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472亿多元,比震前的2007年增长21%

四大特色产业竞相争艳

新家园里开启新的生活

陇南市因气候适宜、四季常青而被誉为“陇上江南”。农业是其的主导产业。以油橄榄、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规模不断扩大,以“绿色、安全、新鲜、健康”著称的茶叶更是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武都区也先后被国家林业等部门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全国油橄榄重点基地”、“甘肃省多种经营生产基地”等。

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该区的农业特色产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农民收入剧减,自此,一场“特色农业保卫战”在武都区打响。

注重油橄榄种植开发

陇南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油橄榄产业在陇南经历了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产业化开发历程,总结出了一套较成熟的丰产栽培技术,当地农民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示范园。武都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油橄榄种质资源及丰产栽培研究基地”、“油橄榄标准化基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油橄榄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新建龙头加工企业9个,以加工油橄榄为主,研制开发出了保健油橄榄丸,系列化妆品、橄榄茶、橄榄酒等六大类40个产品,是国内仅有的有品牌的油橄榄产品。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彻底影响了2008年武都区油橄榄产业的整体收益,灌溉设施、树苗、运送道路、管护房屋严重受损。“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油橄榄种植户张志新说。地震发生后,武都区政府人员迅速下到种植户家中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制定出了包括资金、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援助计划。

时值初夏,武都区的油橄榄长势正好,满山郁郁葱葱。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这一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武都区政府根据中央及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开发最大化的要求,已编制完成了《陇南市油橄榄产业开发总体规划》,规划“十二五”末在“三江一水”流域油橄榄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

花椒产业全面恢复

5·12地震发生时,正值花椒采摘期,武都区马街镇姜家山村民姜合合面对记者的采访说:“家都没了,谁还顾得上花椒。”

从公路进入武都区,路上有很多关于花椒的广告牌。“打造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是武都区特色产业花椒的发展定位,地震之后,为了尽快让农民摆脱地震带来的影响,当地政府倡导农民一边重建家园,一边恢复农业生产,但由于晾晒设施、交通等方面的影响,2008年,当地农民在花椒上的收入人均减少了千元左右。“这个产业不能丢啊,重建家园需要钱,以后的生活需要钱,只有把花椒种好了才有希望。”2009年春,武都区马街镇镇长成兴福这样动员农民。

修剪、施肥再加上由政府主导的管理,武都区的花椒产业在2009年实现了翻身,全区累计发展花椒面积90.16万亩,保存株树6672万株,产量1600万公斤,产值3.84亿元,宜椒区农民人均花椒收入893元,占农民纯收入41.2%,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效益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椒之乡”。“种椒树发椒财”已成为武都区广大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2009年,兰州对口援建陇南武都区,为了让特色产业花椒能有更好的市场,兰州商贸部门积极寻求销售渠道,并主动为武都区在兰商贸市场设置专柜。随着外地直销网点的不断建立,陇南花椒统领天下,胜利在望。以花椒为友,构建和谐产业是陇南人民的殷切之意、热忱期盼。

“高香茶区”新茶飘香

见到陇南武都仁和茶叶公司总经理李三平时,他正在车间指挥工人装茶。“今年销路不错,价格也不错,我都有点忙不过来了。”满脸喜悦之情的他在听到“5·12地震”几个字后,表情瞬间变得严肃了。

他从2001年开始种茶,几年间,通过不断的培育,50亩茶园在2008年进入了丰产期。地震时虽然茶叶已经采摘的所剩不多了,但生产才刚刚开始,地震震塌了厂房,砸坏了设备,损失高达近百万元。屋漏偏逢连阴雨,当年7月17日的陇南水灾再次让他雪上加霜。

最困难的时候,武都区茶叶技术指导站的工作人员来了,他们详细了解情况后的第三天,就为他办理了贴息贷款的手续。而今,李三平正在计划聘请知名茶叶专家进行茶叶升级的技术指导,从而进一步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据武都区茶叶技术指导站站长石永军介绍,武都区所产茶叶品质优良,内含物丰富,是国内少有的高纬度、高海拔的“高香茶区”,是发展优质无公害茶叶的天然宝地。目前全区宜茶面积3万多亩,现有茶园1.86万亩,采茶面积1.2万亩,丰产茶园面积0.2万亩,初采茶面积0.46万亩,年产量6万公斤,产值480万元。

为了实现茶叶产业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根据武都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和现状,武都区委、区政府提出,茶叶产业今后要以稳步发展面积、提高茶园产量和效益为主要任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叶产业持续有效发展。到“十二五”期间,全区茶园面积力争达到3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良种率达到70%左右。全区茶园达到无公害标准,建成有机茶、绿色食品基地茶园3000亩。

酿造绿色保健“第一酒”

在陇南山区出产一种名为苦荞的小杂粮,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有清热解毒、解暑凉血、滋补肝肾、醒神明目、开窍等多种药用价值。虽然拥有这些优势,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实际的方式将这一作物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1998年10月,陇南市康神苦荞酒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就苦荞酿酒技术进行研究,苦荞的神秘面纱也被一层层揭开。苦荞是谷类作物中唯一集七大营养素于一身的作物,富含生物类黄酮、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用苦荞酿造的白酒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表明:苦荞酒中含有硒、钙和锌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是最独特的天然保健佳品。2004年12月,苦荞酒成功获得酿酒国家发明专利。

公司总经理孙小燕说:“地震震坏了我的厂房,震破了我的酒缸,但震不掉苦荞这么好的东西。”正是她的这种乐观心态带领企业在地震之后很快走出了阴影,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在陇南市武都区、宕昌县、礼县、文县等苦荞适生区签订种植定向收购协议,同时在马街、安化、池坝、马营等地筹建苦荞生产基地,带动山区小杂粮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她的这一举措对陇南一些山地村的灾后重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2008年,公司获得武都区工业发展先进企业称号,2009年获得陇南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目前,公司拥有资产1000多万元,苦荞生产基地2000多亩,年产苦荞原酒200余吨。

目前,孙小燕正在兰州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按照她的设想,公司计划在5年内发展为年产绿色苦荞保健酒3000吨,绿色苦荞保健茶500吨,绿色苦荞保健醋2000吨,苦荞挂面1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税金1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元,建立成拥有26000亩苦荞基地的农、工、商、贸、科技研发一体化的集团化企业。

新闻推荐

陇南市两天签下56个项目总投资171亿元欧阳坚等出席签约仪式

【本报讯】第十八届兰洽会自开幕以来,陇原大地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昨日上午,陇南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宁卧庄宾馆举行,会上签约项目53项,签约资金134.01亿元...

宕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宕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