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柳州日报 2020-07-09 10:49 大字

为让困难群众搬得出,顺利脱贫,今年三江重点围绕就业、教育等主要制约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和剩余贫困村脱贫的突出问题,持续聚焦聚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坚决打赢控辍保学、医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四大战役”;抓好产业发展、就业扶贫、综合性保障“三大提升”行动,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业有所乐,应保尽保。

同时,三江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思路,大力推动两茶一木、种稻养鱼特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引领群众走上绿色发展、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目前,三江已实现稳定就业创业(含产业)5932户14710人;为4250人办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为4415人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统筹推进防控经济“双胜利”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派驻古宜镇南站社区的扶贫工作队和社区“两委”班子,把社区分为5大网络46个小网络,每天组织党员干部分片区入户、无死角向来自15个乡镇不同民族的2万多名搬迁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发挥“产业发展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服务三农的作用,三江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并紧急筹集2亿元交易流动资金,解决贫困茶农茶叶滞销难题,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三江涌现了一批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的党员干部,形成了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工作大格局。

三江一边广泛收集招工信息,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一边积极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不断强化部门整体联动,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定点联系、精准指导、解疑解困,推动企业(项目)加快复工复产;压实企业主体复工复产责任,积极做好指导服务和日常监管工作;出台旅游发展引客奖励方案,对三江旅游专列、旅行社、景区、酒店等给予补助;通过后盾帮扶单位、粤桂帮扶平台搭桥牵线,打通三江特色扶贫产品供需渠道等。

据统计,“五一”期间,三江共实现旅游消费5562.2万元;全县目前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6680个,已安置就业6506人。 本报记者 覃珩

新闻推荐

“民族团结进步+党建”唱响团结之歌 三江用活“款”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见闻

近日,笔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看到,居民与党支部共同制定的《古宜镇南站社区村规民约》挂上了墙,村民自觉遵守,社...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