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绘画、网卖、养蛇,样样生财!

柳州日报 2016-07-11 07:52 大字

今年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按照“七个一批”要求,立足于“六个精准”,开展“十大”脱贫攻坚行动,围绕“八有一超”贫困户脱贫指标,创新推行挂图作战和清单管理等办法,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大力发展“两茶一竹”、种稻养鱼、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以确保八江镇平善村和福田村、独峒乡独峒村和林略村等12个贫困村5084户 的19400名贫困人口年内脱贫。

7月6日,在独峒乡独峒村,十余名侗族农民画作者正在作画。他们描绘的一幅幅风格独特、生动逼真的侗族漆画,充满了乡土气息。

贫困农民杨庆宜介绍说:“我自幼学画,可山高路远,自己的侗画作品很少能卖到钱,大多数只能孤芳自赏。”杨庆宜幼时因患小儿麻痹而右手残疾,但身残志坚,单手创作了不少优秀侗画。独峒村是三江闻名的“侗画村”,有侗族农民画作者近百人。以前,其侗画作品大多数卖给朋友、游客、宾馆,各人年收入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因而侗画没能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今年6月,柳州市著名漆画家梁铝看中了侗族农民画题材质朴、构思独特、色彩斑斓等优势,在村里举办免费培训班,免费提供作画材料,指导侗族农民画作者创作百幅侗族漆画到柳州市区参展,并以每幅作品1200元的价格征集村民的漆画处女作,通过“材料革命”使侗画升值扬名,形成特色文化致富产业,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以前,村里与外界缺少联系,村民生产的茶叶、糯米、茶油等只能自产自销,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独峒乡林略村的90后村民韦慧说。因家庭贫困,韦慧曾到广州打工,在广告设计公司找工作,掌握了一整套电商技能。他发现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村中老人种植的土特产无法出售,自己又吃不完,而这些“土货”又恰恰是城里人想买的“宝贝”。他决定在村里建立一个电商平台。今年初,他与几个村民共同创建了“三江大丰收农业”电商平台,通过淘宝网在家乡销售茶叶、茶油、三色糯米、竹筒酒、小土豆等土特产,每月收入2至3万元,林略村也因此成了三江最早诞生的“淘宝村”。该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杨海强表示:“林略村现有贫困人口112户524人。我们将通过‘电商+养牛+旅游’的模式,全力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目前,村里已有两大团队在运营电商,黄牛养殖合作社已有18户入股,存栏黄牛达200余头,林略村至大塘坳天湖的旅游路已建好路基,将浇筑水泥。”“农村小额信贷太好啦!5万元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将把这笔钱入股连兴蛇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我们村的养蛇产业!”林溪镇弄团村村民吴军婷告诉笔者。弄团村是三江闻名的“养蛇村”。吴军婷曾长期在外打工,看到同村的“蛇王”杨能勋养殖王锦蛇而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后,她也回乡学习养蛇。

如今,她通过贷款入股,成了公司股东之一,等到年底分红就能脱掉贫困帽。谈起“养蛇村”,还得从杨能勋说起。2008年,长期在外务工的杨能勋回乡创业,从试养50条本地蛇种王锦蛇起步,自筹资金攻克了选蛇种、医蛇病、建蛇场、售生蛇等一系列难题,积累了丰富的养蛇经验,成为侗乡专业养蛇第一人。

2011年,他注册成立了三江县连兴蛇业有限公司和连兴蛇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他免费向当地群众传授养蛇经验技术,带动十余户村民养蛇,如今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养殖模式发展产业。今年,林溪镇将其蛇场列为“扶贫特种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小额信贷扶持20户贫困户入股养蛇。其养蛇场现存活蛇2000余条,肉蛇及蛇蛋等销往湖南及广西玉林等地。养蛇已成为该村村民脱贫增收的新亮点。

“侗画村”“淘宝村”“养蛇村”,是侗乡打响脱贫摘帽攻坚战后涌现出来的部分典型。今年上半年,该县已投入扶贫产业发展资金2522万元,新种植茶叶2160亩,新种植油茶和完成油茶“低改”2660亩,种稻养鱼面积达850亩,种植钩藤3100亩、罗汉果310亩、野生葡萄263亩、吊瓜305亩,养殖黄牛2170头,林下养殖鸡鸭2.5万只,养鹅1600只,养殖竹鼠2940对,扶持养殖黑猪2800头,为1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找准了产业,撑足了底气。

日报通讯员龚普康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各族选民行使民主权利

日报消息(通讯员吴艳英)7月20日10时多,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高武村94岁的兰婆素梅和92岁的兰婆世民走到红色票箱前,与其他选民一起郑重投下了选票。当日是三江第十六届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