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巧手革新的侗笛传承人

柳州日报 2016-07-22 07:47 大字

从吹侗笛到制侗笛,又从制侗笛到改良侗笛,今年75岁的胡汉文说,侗笛是他一生的“事业”。“8岁开始,我只要看到村子里有人吹侗笛我就跟着学,慢慢地自己就会吹了。”胡汉文是土生土长的三江侗族人,小时候大家都戏称他是“人在哪,笛在哪”。工作后,他仍将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研究侗笛的演奏技法和制作,曾先后担任三江县文艺宣传队副队长和三江侗族艺术团团长,后来又出任三江侗族自治县总工会主席直至退休。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已经学会制作侗笛。”此时此刻,胡汉文正满脸欣慰地凝视着手中刚刚制作完成的侗笛。

他介绍说,过去,民间侗笛的制作工艺简单粗糙且打孔间距相同,导致音准差、音色哑、音量小的缺陷。1976年后,胡汉文开始断断续续对侗笛进行改良,不仅解决了民间侗笛遗留下来的难题,还成功试制了双管侗笛,将两根侗笛联在一起,可吹奏出双音。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侗笛的表现力,他在一根小铁杆顶端安装上一个垫片,然后塞入笛管,吹奏者吹奏时,左手按开出音孔,右手配合拉动小铁杆,可模仿出大自然各种鸟叫的声音。

“我到过三江中学、柳州市壶西实验中学等讲过课,有将近1000名学生听过我的课。”胡汉文说,退休后,他在三江县城开了一家民族乐器行,并且定期举办免费培训班,只要对侗笛有兴趣,他都会悉心教授。

胡汉文对侗笛演奏技艺的精益求精以及对侗笛制作工艺的不断创新,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尊重。

1989年,他独奏的《侗寨的早晨》得到日本艺术大师长谷川时夫的高度赞誉,称之为“世界一流水平”;1995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奏员并授予自治区级“侗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胡汉文表示,他会继续钻研下去,为侗笛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日报见习记者梁馨文

新闻推荐

“十一”旅游看过来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恰逢国庆节和重阳节相连,形成一个难得的“双节”黄金周。对此,市内各大旅行社纷纷积极准备旅游线路,而景区景点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游客的到来。记者了解到,10月5日“重...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