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饮茶消暑过凉夏

柳州日报 2016-06-08 08:27 大字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南方人饮茶,已经有数千年历史。柳州的“工业城市”“螺蛳粉”等特色标签为人所熟知,而在这山清水秀的生态福地,还有能体现城市文化的柳州茶。

在柳州,茶是市民的重要生活品。大多数市民家里会备有茶叶,或自己饮用,或用于招待客人。从云南来的普洱,从福建来的铁观音,以及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绿茶,在众多柳州人的橱柜里占有一席之地。在柳州的一些菜市场里,还会看到小贩贩卖中草药,一些柳州人会买来熬制凉茶饮用。在夏季,茶是人们喜爱的消暑饮料。

青山绿水间细品香茗

唐人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饮茶,可解脑疼目涩之乏,为人们养生之选,也蕴藏着独特的人文内涵。今日的柳州高楼林立 、商业繁荣,而大街小巷依旧有大大小小的茶社,颇有些“大隐隐于市”的意味。在不大的店里摆好茶桌,三五好友围桌而坐,主人煮茶待客。聊天叙旧 、生意往来,就在四溢茗香中完成了。

在城市里饮茶是体味平和心境的生活方式,乡村里满园茶树则是茶农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

3月,三江布央茶园进入春茶采摘的顶峰期。清晨,山顶云雾缭绕,带着斗笠的采茶女时隐时现,其景宛若仙境。三江以每年万吨以上的茶叶产量成为柳州茶的主要产区,其中以早春绿茶“三江春”最为有名。

该县成立了数家茶叶公司,在竞争与合作中奋力向中高端茶叶市场挺进。商业的竞争是残酷的,然而在茶园旁边的木屋里,人们可以完全沉醉在清新怡人的茶香中。煮茶之水以山泉水为佳。在茶园旁,当地人会煮山泉水来泡茶,供来访的宾客享用。

在市人民广场旁的市博物馆茶文化展馆里,馆长王大志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馆藏的黑茶和珍贵紫砂壶。该馆建于2006年,收藏了国内的六大类茶,定期举办本地茶叶宣传推广活动。“本地茶种植主要分布在三江和柳城,又以三江最为出名。

三江茶略带花香,滋味甜润 、鲜爽。”王大志介绍说,他认识很多懂茶 、爱茶 、乐于传播茶文化的柳州人。他们投身于地方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传播中,将柳州茶推介出去,把新品种引进来,用爱茶的热情“耕耘”家乡的热土。

自古以来,人们便赋予茶许多拟人化的品格。而柳州茶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也体现了柳州精神,成为柳州文化发展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市井小巷里畅饮凉茶

在两广地区,凉茶也算是一大特色。

2006年,凉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凉茶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药性寒凉,能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在柳州,很多市民都知道在城中区青云菜市附近有家“刘乐仙”,平时有了伤风感冒 、咽喉不适等小 毛病,都会来这里喝一碗凉茶。这家凉茶店从1945年开始营业,每天8时开门,23时结束营业,几乎全年无休,已经营业了七十一个春秋。

它可能是柳州开得最久的凉茶铺,现在已经传到第四代,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凉茶熬制方式。据“刘乐仙”现任老板的外甥杨海介绍,他的太外公原名叫刘煜修,1891年生,自小随父亲研制草药。1944年刘煜修来到柳州,找不到生计,只好在青云菜市租个门面,靠卖糖食为生,但生意并不好。当时小南路中药铺广芝堂的坐堂医生邓友仁,很同情这位老实勤劳的落难人,便将祖传的凉茶秘方送给了刘煜修。刘煜修对这秘方细心研究,结合自己的心得,按方配制成凉茶。不少市民喝了之后,都觉得凉茶的确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刘煜修的凉茶也渐渐出了名,他也被人们称为“刘乐仙”。

后来他还自撰一副对联挂在凉茶店的镜屏上:“乐意仁心存济世,仙方瑶草利群生。”如今,这副对联依然挂在店内。

除了刘乐仙,柳州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凉茶铺,其中不少经过现代手段的包装,像矿泉水一样售卖。

凉茶,是中华医药文化与柳州人智慧结合的产物。它的传承与发展,丰富着柳州的市井生活,也滋养了一代代龙城儿女。

日报记者梁晶晶练冰

新闻推荐

弘扬民族文化

日报消息(通讯员吴国聪、陆秋福)6月7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在该乡中心小学举办了首届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来自全乡21个学校、教学点的师生表演了民族舞蹈、手工刺绣、侗族大歌、农民画等节目。...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饮茶消暑过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