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侗乡幼师”潘翠玲:时刻关爱 山里留守儿童

南国今报 2015-12-08 00:07 大字

潘翠玲在教孩子们做游戏。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今报记者李兵

昨日,记者再次回访“侗乡幼师”——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勇伟村萌芽幼儿园园长潘翠玲时,她除了要照看好自己幼儿园里的留守儿童,还正围绕着全村乃至全三江的留守儿童忙碌着。她时刻都在凭借自己有限的能力,默默地做着更多能帮助留守儿童的事情。从10年前由城里进入大山的那一刻开始,似乎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刻。

开始筹建留守儿童中心

前几日,潘翠玲看到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将在广西留守儿童集中的农村社区捐建5个“儿童快乐家园”公益项目,她立即联系了妇联等部门,希望能够申请“儿童快乐家园”在勇伟村建立示范点。

上周,“三江新侗力志愿者服务协会”(一个专门帮助山区留守儿童的志愿者组织)来到了勇伟村,计划针对全村的留守儿童成立一个留守儿童中心。如果这个留守儿童中心能够成立,那么全村的留守儿童(包括幼儿、小学、中学)今后就有了一个自由读书、下棋、画画的地方,还专门有人照看,避免了留守儿童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作为志愿者之一,潘翠玲带领着五六个协会成员去村小学以及村民家中走访。

在勇伟村成立留守儿童中心,是潘翠玲与三江新侗力志愿者服务协会的初步计划,接下来他们还计划扩大范围,希望能在三江全县建立更多的留守儿童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活动。

尽力撑起深山幼儿园

以萌芽幼儿园为基础,潘翠玲无时无刻都在关爱着大山里的每一个留守儿童,通过坚持与执着,她迸发出的力量相当惊人。

大山深处的勇伟村被100米宽的浔江隔开,潘翠玲的幼儿园就在浔江对岸,她每天都需要横穿100米宽的浔江。10年前刚到勇伟村时,她不会游泳,更不会划船。如今,为了江对岸那所简陋的幼儿园,划船已变成了她的习惯,不惧危险,更不惧风雨。

每天天蒙蒙亮,烧火、打油茶、煮饭、喂猪,安排好女儿上学后,潘翠玲就拉着3岁儿子的手,来到了村子里的小集市。那里有几个小商店以及一个猪肉摊。

“多少钱一斤?”潘翠玲挑选好了猪肉。

“15元!”

“又涨啦?”潘翠玲显得有些无奈,最后她花了42元买了几斤猪肉以及几块骨头,随后她又花了50多元,买了一些其他配菜。这些都是为了幼儿园中餐以及下午餐做准备的。

勇伟村有2500多人,大部分人外出打工,90%的小孩是留守儿童。潘翠玲的幼儿园很简陋,因经济拮据,只粉刷了一半。而一直以来,她对留守儿童也就象征性地收一些费用,经常入不敷出,伙食费都成问题。可潘翠玲哪怕再累再穷再困难,还是希望能把全村的留守儿童都带在身边。今年她就多收了20个孩子,其中还有一些残障儿童。现在幼儿园每天都欢声笑语,残障儿童更是看到她就叫“妈妈”!

希望更多人关爱留守儿童

虽然硬件设施非常差,潘翠玲想到的却是,在幼儿园的课堂上,从语言、唱歌、礼仪、游戏、跳舞等方面,尽量给留守儿童们更好的教育与更多的关爱。

她2000年从柳州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不久继续攻读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前教育专科,之后又拿了各种资格证书。目前,即使独自抚养两个小孩,还要管理幼儿园、干农活,以及兼任村妇女主任,潘翠玲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学习。

去年潘翠玲加入了上文所提到的三江新侗力志愿者服务协会,希望以己之力帮助更多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有一件事让她很受触动:2012年3月,两名年仅10岁左右的留守女孩,因为几年不见父母,想去广东找父母,竟然从贵州省黎平县的某个山村走路到了勇伟村。幸好她们遇上了潘翠玲,并得到了救助,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因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孩子们更多关爱。

新闻推荐

把指尖刺绣化作大型舞蹈柳州大妈侗绣舞将登全国舞台

12月16日,《侗绣》的表演现场。受访者供图今报记者胡来彦柳州市柳北区,一群平均年龄55岁的大妈,将舞蹈艺术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融合,跳出非一般的感觉,被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导演组看中,将在新年里...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