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追寻五百年侗寨的光影

南国今报 2015-10-19 01:10 大字

高友侗寨全景。 (本版图片摄影龚普康)村民相守相助。传统侗族民居不用一颗铁钉。“掌墨师”潘建光和他的手绘建筑图。

今报记者辜丽娜 通讯员龚普康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最北端,在广西与湖南的交界之处,有一个躺在群山怀抱里的寨子。它建寨于明代天顺年间,距今已有540多年历史,也是唯一属于长江洞庭湖水系最源头的小山谷里的寨子。它就是三江林溪乡高友村,在2012年,高友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由于对侗族传统建筑与文化风貌保存完好,高友村与邻近6个侗族村寨一并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和谐家园古韵悠悠

10月14日,从三江县城出发往北,一路沿着盘山路,眼看着车子就要登上山顶时,拐进一条小路一直往里开,高友村渐渐地映入眼帘。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竹林环绕、木楼鳞次栉比的小村庄。村口,几位穿着民族服饰的老太太正惬意地晒着太阳,孩子们正欢快地嬉戏,在村子的中央,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依傍在一弯碧水旁。

高友侗寨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村寨,除了各种国家级的荣誉外,还是“自治区生态村”,并在今年入选广西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在高友侗寨里,古迹颇多,过去有规模宏大的三座祭祀庙宇,飞山宫、南岳宫、雷王宫。其中的飞山宫建于清代初年,它是纪念唐朝武周时期宰相“威远侯”杨再思的庙宇。同时,在高友侗寨,有由福星鼓楼、崖上鼓楼、南岳宫鼓楼及古戏台围成的鼓楼坪,如今仍是寨子里的文化及活动中心。

以鼓楼坪四散发射的,是依山而建的木楼民居,想要走到这些人家,可以沿着村中的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不是一朝一夕铺成的,而是热心的侗家人东一块西一块,你铺一段我铺一段,积少成多,最后连成整体的。“石板路是侗族人古道热肠、守望相助的人文见证。”高友村支书李春阳如是说。

清泉流淌滋润侗寨

与高友侗寨不可分离的,除了古风古韵外,还有村里的一泓清泉。如今,这些泉水究竟起于何方,已很少有人说得清楚,但只见村中的口口水井,却生生不息滋润着侗寨。“来来来,坐车过来很累了吧,喝一口泉水解解渴。”一进到村中,热情的老乡就招呼来客,村里的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多少年来都是如此,这泉水清冽甘甜,大可不必担心水质问题。

据村中71岁的老人潘建荣介绍,高友侗寨现今保存完好的水井大概有20多口。瓢井、长井、磨盘井、圆角井、四方井、葫芦井、鸽笼井、闷筒井、飞瀑井……高友侗寨地处高山,寨前没有大江大河经过,饮用水多依赖山泉,而这些各式各样的水井,就是高友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泉水就是高友人的生命,因此,村民们都很注意保护水源。潘建荣说,过去村里的人洗衣服,一般都到山间小溪的下游去洗,很多年来,这已成了村里约定俗成的一个规矩。井内青苔多了,井口周边脏了,井亭破损了,村里都会有人主动去清理或修理。而李春阳说,如今,泉水已引入各家各户,村民们用水更加方便了。

世代守护的“喊寨”

“咚咚咚,各家各户注意防火咯……”每当夕阳西下,六十多岁的杨昌明老人,就会沿着青石板路,在自己负责的片区内,以喊寨的形式提醒各家注意消防安全。如今的高友村有400多户居民1900余人居住于此,大家都是住在木楼里,侗寨木楼一栋栋紧密相连,因此长期以来,火灾一直是村民最为担心的问题,因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损失惨重。

而喊寨,是高友侗寨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主要是为了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在旧时,喊寨人还会在消防提醒的同时,向村民们播报一下农时节气。据李春阳介绍,如今,高友依然沿袭着喊寨的习俗,村内目前共有4位喊寨人,这4位,都是通过村民一致推选而来。他们将整个村子分为4个责任区,每天定点定时“上岗”。

同时,时代的发展赋予了高友侗寨新的安全内容。李春阳说,现在新盖起来的民居,一楼已经改为了砖结构,主要是因为一楼普遍是厨房,改成砖结构有助于防火。同时,村里还投入资金配备了消防设备,做到人员、制度、设备的落实,实现防火的长效机制。另外,还在村里配备保洁员、垃圾桶营造清洁的乡村生态环境。

木构瑰宝得传承

“打完谷子、插完秧,农忙已过,现在就是侗族人盖新房子的时候。”李春阳如是说。当天来到高友侗寨,有不少人家正在大兴土木。在村子里一栋未完工的房子面前,大家得以感受到侗族木构的神奇之处,只见这栋木楼的框架全为木质方条,方条和方条的连接,通过凿榫打眼、穿梁接拱,整座建筑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

侗族民居有“上梁”的传统,据当地村民介绍,上梁就是“封顶”的意思,在木构架主体落成之后举行,梁是木楼的最高构建,也是木楼最贵重的构建,梁必须由德高望重的“掌墨”师傅亲自制作,仪式也由“掌墨师”主持。

今年66岁的潘建光就是高友侗寨的“掌墨师”,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侗族木构建筑师,他说,整个村里有四十多栋木楼都是他亲手盖起来的。潘建光说,木楼的中柱有三丈九,在上面要凿榫打眼,用来穿接建房子的木方条。一个房子需要多少条木方条,每个木方条都接在哪?这需要在中柱上丈量定位,而潘建光还是用着传统的度量尺“匠杆”,"匠杆"用一片竹子临时制成,刮去青皮,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一座楼房的柱、梁、檩、枋等部件的长度和尺码绘刻在上面,使用起来,横比竖量。另外,传统的侗族木构师还有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26个,它们被刻在“匠杆”和建筑构件上,用来定位建筑构件的排位及安装顺序。

古韵悠悠、情谊绵长。如今,高友侗寨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焕发新意,高友以传统的原生态农作物高山韭菜为特色,每年举办韭菜节,吸引八方来客。将其绵延不断的厚重历史,在新时代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新闻推荐

周末去三江泡侗浴,约咩?柳州-三江精品自驾游火热报名中

11月14至15日,“柳州出发”微信公众平台将组织举办“柳州-三江”精品自驾游。本次活动仅需370元/人,即可享受“最高规格”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民俗之旅:入住三江惟一的五星级酒店——侗乡国宾馆;体验最...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