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山禾花鲤盛世跳龙门

柳州日报 2015-08-24 10:24 大字

初秋,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垠。田里,肥硕的鲤鱼在稻穗下的鱼坑 、鱼沟里畅游。忙着割稻的农民脸上挂满了笑容……8月20日,笔者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看到了一派丰收景象。该村党支书杨会光告诉笔者,这些丰收景象得益于侗乡近年来大力推广标准化种稻养鱼项目和致力打造“三江高山稻鱼”绿色生态品牌的惠民决策。

据介绍,三江“高山稻鱼”即为“禾花鲤鱼”,因其以稻田中的禾花及山泉水为食而得名。

禾花鲤有三月鲤 、七月鲤之分:三月鲤在2至3月繁殖,当年10至11月收获;七月鲤在7至8月繁殖,次年5月收获,当年成鱼体长仅15~25厘米,体重不足0.5公斤。禾花鲤原产地为良口乡晒江一带,因性情温驯 、适应性强 、食性广泛 、耐热耐寒 、抗病力强 、不易外逃等特性而广被繁育。它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煮出的鱼汤清甜,鳞骨柔软可食,在历史上曾被当作朝廷贡品。

“鱼”是侗族地区常见的装饰图案。鼓楼 、风雨桥 、寨门 、戏台上的绘画少不了鱼,侗锦 、刺绣 、石刻 、木雕等也有鱼的身影。最常见的是石刻 、建筑物上的“三鱼共一头”图案,意为侗族人民团结齐心 、和谐相处。侗家人在建造楼桥 、戏台 、寨门 、房屋时,开工和竣工时都必须以三条腌鱼为供品祭祀神祇和祖先。稻田养鱼,是侗家人田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大田只要适合养鱼,人们耕田后就放入鱼苗,精心饲养。侗家人在烹煮鱼时,往往不刮鱼鳞,以保持其完整,并把鱼放在餐桌上最中心的位置。由此可见,稻鱼文化已成为侗族积淀千年的文化种类之一。

“田里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可为鱼遮阳和提供有机物质,鱼可以为水提供氧气和吞食有害昆虫,有益于养分循环,稻鱼共生,鱼粮双收,何乐而不为?”该县畜牧水产专家莫善康告诉笔者,种稻养鱼是***的短 、平 、快重要项目之一,被农民称为“米袋子 、菜篮子 、钱匣子”。

三江的侗 、苗等少数民族群众素来就有稻田养鱼和自繁 、自育禾花鲤的传统及经验,然而种稻养鱼产业以前一直停留在自给自足阶段,没有形成标准化 、规模化和市场化,产品长期供不应求。2012年,该县稻田养鱼面积为6.5万亩,稻田养鱼总产量1712吨,平均亩产鱼26.3公斤,农民人均增收仅155.6元。为此,经多次深入调研后,三江县2014年出 台了《三江县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采取整乡推进的方式在全县发展种稻养鱼项目。2015年,又提出实施“3721工程”和推广“三增”技术,即在2014至2016年,以增大稻田养殖水体空间 、增加优质品种放养 、增加农家肥(饲)料投入的技术,在全县推广标准化稻田养鱼7万亩,打造“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绿色生态品牌,实现项目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全县鱼苗鱼种供应基本实现自给的目标,最终形成稻鱼产业 、***及特色旅游多向互动 、同频共振的大农业格局。

日报通讯员龚普康

新闻推荐

营造好环境促进大繁荣

“三江的文学生态非常好,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创作群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氛围和团队,三江的文学艺术事业才如此富有发展潜力和前进动力。”8月27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的第四届“文学与地域”研...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