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还计划制作100多种乐器”

柳州日报 2014-10-10 12:48 大字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龙潭公园艺术团的演员们在公园侗乡深处景点载歌载舞庆国庆。演员使用多台大型竹制乐器演奏歌曲,没有使用电子音响,现场音乐声音洪亮、别有一番广西风味,把整个节日烘托得更加喜庆。

这些独特竹子乐器是谁做的?大龙潭艺术团团长、广西民间工艺大师梁治荣幽默地答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竹子怎么变乐器

不是所有的竹子都能用来做乐器的。竹子生长的环境、时间、品种、采摘时间,都非常讲究。梁治荣说:“比如我们龙潭公园的竹子就不行。

因为这里有山有水环境潮湿,长出来的竹子也是潮湿的。”条件严苛,是出产竹乐器的先决条件。梁治荣说:“我们的竹子都是去融安挑的,至少5年竹龄,每年10月以后砍伐。品种有楠竹、毛竹、金竹。竹子要长在干燥山坡的当阳处。砍伐回来先用文火炖煮,然后风干,经过内部打磨和双氧水浸泡,才能完成一截竹管的制作。”竹子炮制好了就能做乐器?梁治荣说:“当然不可能。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竹子跟竹子敲起来的声音也大不相同。大约每十根才 能得到一根有用的。10%的成功率算是非常高了。接着制成片状、管状,拼接起来,再调音,就成了今天艺术团演奏的竹制乐器了。”竹子乐器做好了以后能用多久呢?梁治荣说:“好好储藏,避免日晒雨淋,使用七八年是可以的。”

20多年风和雨

梁治荣今年47岁,出生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独峒村。20多年前,在龙潭公园的盛情邀请下,梁治荣加入了龙潭公园这个集体。“我是侗族人,我家祖上就是制作芦笙的,我的父亲是芦笙王。从前我们的村子里很多人会制作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走出大山,这门手艺只剩下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坚守。”他骄傲地说。

梁治荣在大龙潭民族乐器馆的二楼,拿起自己制作的侗箫吹奏起来。

这里陈列了70多种乐器,有京族的独弦琴、壮族的天琴、侗族的牛腿琴、柳州奇石制成的石琴等。梁治荣随便拿起一件乐器就能演奏。他自豪地说:“这些都是我做的!要做得出来,必须会演奏!”这么多种类,他是怎么学会演奏和制作的呢?“看书,自学。很多文献上都有这些乐器的记载。我就摸索着做出来了。接下来我还计划制作100多种乐器,这样,我就会制作170多种了!”梁治荣说。他在2010年获得了“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称号,那一年,整个广西只有18人获得了这个荣誉。

梁治荣骄傲地说:“我要让广西少数民族的音乐和乐器走向世界!”日报记者侯静雯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瑶乡生态美

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有“绿色高基·生态瑶乡”之誉。近年来,该乡围绕生态优势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全乡面貌年年都有喜人的新变化。图一:辛勤孕育丰收,高基乡瑶族青年在为罗汉...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