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有收成 脱贫有盼头 拱洞乡探索特色产业扶贫路见成效

柳州日报 2019-10-17 08:20 大字

高武村梯田养殖的田螺

日报消息(通讯员秦胜聪、刘通报道摄影)10月11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第三届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节在高武村举行,当地各族群众通过举行摸田螺、抓禾花鲤比赛,与前来的游客一起庆贺今年泉水生态稻米和田螺喜获丰收。

据了解,拱洞乡高武村作为2020年的脱贫村,全村共有367户贫困户,其中参与种植生态稻米和养殖田螺的困难群众共有202户;通过开展“稻+渔+螺”的生态种养模式,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已逐渐成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的短、平、快措施之一。

“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共赢、生态环保”,正是高武村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而正是这种“稻田+”模式,使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仅靠种植生态稻米和养殖田螺,高武村的贫困群众将实现人均增收1800多元的目标。

拱洞乡是融水县北部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全乡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7000多人。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秀美,民风勤劳纯朴,民族团结和谐。近年来,拱洞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山上茶牛羊、田里稻鱼螺”的农业发展思想,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香糯种植、香螺和香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香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乡香螺养殖面积仅为1500亩,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9年,已经突破6000亩大关,创建稻田养螺县级示范区1个、乡级养螺示范园2个,村级养螺示范点4个,成立了6家养螺专业合作社,带动216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673户参与田螺养殖。稻田养螺产业已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扶贫路子。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香糯泉水螺”美食文化节,“香糯泉水螺”品牌越来越响亮。

为推动稻田养螺产业的快速发展,拱洞乡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牵头+基地+农户”模式,制定了稻田养螺5年规划,多方争取养殖项目,力争到2021年,全乡稻田养螺面积突破1万亩,致力打造成为柳州市稻田养螺的核心示范区,为柳州这个因螺蛳粉而名响天下的城市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在加强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拱洞乡主动加强与柳州螺蛳粉协会、柳州美食联盟的沟通对接,并与螺蛳粉预包装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合作。扶持2家合作社建成脱壳和冷藏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拱洞乡党委政府将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神,以党建引领,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致富能人的带动,打好拱洞这块生态的招牌,把拱洞乡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拱洞乡脱贫致富助力。”拱洞乡乡长梁太坚说。

新闻推荐

融水县总工会:联合企业开展技能大比武

融水讯(通讯员韦和华黄慧瑜)融水县总工会近日与广西凤糖和睦糖司联合开展“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创一流·2019年员...

融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融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