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交警支队刘华: 警队里的“多面手” 百姓身边的“暖心人”

南国今报 2019-10-09 15:39 大字

刘华认真工作,在道路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今报记者伍蹈文/图

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不仅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更要有明察秋毫的慧眼,以及亲民爱民的侠骨柔肠——这是柳州市交警支队刘华的自勉,更是他的一贯标准。从警10年,刘华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精通各项业务的他,是警队里的“多面手”,是百姓身边的“暖心人”。

冲锋一线,练就“火眼金睛”

刘华从小立志从警,实战中多学多练,渐渐地练就了一双识别交通犯罪的“火眼金睛”。

2012年某天,一辆轿车突然停在柳州市飞鹅路的飞鹅立交桥上,在城站路执勤的刘华接到消息后,带领协管员赶到现场处理,轿车司机看见警察来了,神情紧张,表示自己的车没油了,车尾厢里有油,拿出来加油便可,不需要民警帮助。

“汽油一般不能私自分装,怎么会放在尾厢?”刘华当即让司机打开尾厢检查。

司机见状拔腿就跑,刘华一个箭步追上司机,将其控制后,发现轿车藏有毒品和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原来,这名司机是一名涉嫌贩毒、运毒的犯罪分子。

2014年,刘华在桂柳路带队开展货车整治工作。当日中午,一辆重型自卸货车驶入检查点,司机梁某将车停下,刘华发现梁某眼神迷离,注意力不集中,便让他下车接受检查。

谁知,梁某突然启动车子并掉头逃跑,刘华立即驾车将该车拦停,迅速爬上货车将梁某拉出驾驶室,并控制了车上另一名乘客。

在车上,刘华搜出了毒品、吸毒工具和管制刀具等物品,事后检验证实,梁某和那名乘客都吸食了毒品。

科技强警,打造“最强大脑”

“刚进警队,检查酒驾全靠鼻子闻。”刘华笑说,“如今,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可以更迅速更有效打击犯罪。”

自从2013年国家加大力度整治酒驾、毒驾,交警支队引进了大量先进的设备,例如酒精快速筛查仪器、唾液检查仪等。除此之外,警队不断创新完善大数据系统,建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作战“最强大脑”。

今年1月,刘华带队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抓捕涉嫌使用假牌及套牌的违法司机。“我们只要输入车牌号进行比对,并通过高端的人像识别,就可以追踪套牌车辆及嫌疑人的行动轨迹。”根据大数据分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摸排,最终在一建筑工地将嫌疑人蒙某抓获。

今年6月,一名年轻的男子因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医院诊断他已脑死,悲痛的家人按照他生前的意愿,替他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器官捐献。

心脏的耐受冷缺血时间是6个小时,监控中心的民警远程开启生命绿波带,与路面沿途指挥疏导交通的警力共同合作,从医院驶出到驶达机场,车队仅花了16分钟。

铁汉柔情,愧于家无愧于警

服务群众,争分夺秒,照顾家人,却总是“等一下我就回来”,这是刘华的真实写照。

今年9月26日,父亲生病需要手术,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在即,柳州时隔多年将再次燃放烟火,水上狂欢节等各种大型活动也将启幕,是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刘华无暇顾及到家庭。

“多谢妻子照顾整个家庭。”刘华说,从警10年来,他很少陪父母妻女过个完整的节日。

因工作突出,刘华荣获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也曾获评“最美警察”,还获得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如今,刘华除了承担打击交通犯罪,还兼任多项工作的负责人,成为一名“多面手”,带领“铁骑”队伍,指挥无人机查控小队,传授警务技能等。

刘华说,他很热爱这份工作,希望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各个需要的岗位上,将自己的经验、技能分享和传授给新入职的民警。“从警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只愿无愧于头顶的国徽,无愧于庄严的警服,万家灯火亮起来的时候,在道路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新闻推荐

“我们贫困户也有家庭医生啦”

护士梁梦花、李霞为贫困户石老井办家庭医生签约手续,并为他量血压、测血糖。“阿叔,你以后要注意防止摔跤,还要注意吃清淡点...

融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