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上学”到“上好学”

柳州日报 2018-09-06 09:33 大字

全县中小学生免费入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优质学校”越来越多……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县教育进入由硬件投入向内涵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由“好上学”转向“上好学”的转型期。

撤旧建新 敢破敢立 抓实教育民生工程

该县以“优化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做好教师提质增量”为重点,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和实行集团化办学。2014~2017年基础建设累计投入3.83亿元:新建学校3所,迁建学校5所,改扩建学校154所,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全县学校“超大班额”和“大通铺”现象得到了解决。

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好学校遍布到老百姓家门口。该县按照“初中相对向县城集中,小学四至六年级向乡镇中心校集中,保留必要的教学点”的原则,将原有的23所初级中学整合为12所,将51所村完小整合为7所,保留中心小学23所和214个教学点。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提质和师资倾斜,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主,辐射乡镇,覆盖村点”的学校布局。近三年县城学校新增11350个学位,基本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降低了辍学率,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该县将实验中学合并到民族中学,下廓村小学等5所城郊小学划归县直3所小学并实行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集团化分校一跃成为优质学校。

整编练岗 创新教研 锻造优质教师队伍

由于地处山区,学校点多面广,做好教师增量提质和均衡配置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该县通过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近两年新招566名教师,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

同时,该县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国培、区培和校本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利用结对帮扶的西北工业大学、广东省廉江市、柳州市鱼峰区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教育扶贫实效。

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该县对骨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打造学科带头人,通过实施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津贴制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完善轮岗交流制度,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2015年以来,县域内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共计1116人,每年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10%以上。

一校一品 特色发展 营造快乐教育氛围

满足百姓“上好学”的愿望,不仅体现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更要使学生幸福感不断提升。该县鼓励学校结合自身优势,走“一校一品”特色发展道路,素质教育活动硕果累累。

利用民族政策开办好民族高中、民族初中、民族小学三所民族特色学校,同时在24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寄宿制民族班和女童班,民族班覆盖小学、初中、高中、职校等各类学校,形成了民族教育一条龙体系,为推进全县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人才支撑。

县财政每年拨专项经费支持各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芦笙文化、民族服饰等一系列“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学校民族文化建设。民族中学、民族小学2017年均获得“广西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2013年起县本级财政每年投入经费700余万元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营养奶;投入378.9万元为农村中小学安装空气能热水器,免费给学生提供热水;投入120万元为每所学校安装直饮机,免费给学生提供安全饮用水;每年投入80余万元为寄宿生购买寒暑假往返家校车票;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做到无条件、无门槛入学并实现同城同待遇;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入学率达89.44%。

本报通讯员韦鼎标

新闻推荐

农民工赛技能

9月4日,选手在砌筑工项目比赛中。当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比赛设有砌筑工、钢筋工、精细木工、电工、汽...

融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融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