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原真性”打造“聚宝盆”

柳州日报 2018-08-25 11:05 大字

安太乡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风景优美,交通相对闭塞,但也因此当地村庄保留了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这幸存下来的“原真性”,如今成了当地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聚宝盆”。“苗族生态博物馆建立以后,这里就成了研究、保护、展示苗族文化以及发展旅游业的理想之地。”8月6日,融水县博物馆馆长石磊说。

2009年,投资100万元的广西首座苗族生态博物馆在安太乡小桑村落成,它地处元宝山和贝江景区内,与小桑屯、培秀屯、江竹屯共同组成了生态博物馆保护区,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也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建设开放的第八家生态博物馆。如今距开馆时间已经过去9年多,这座生态博物馆模样是否依旧呢?

走进博物馆,犹如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博物馆全部采用了苗族传统木结构吊脚楼建筑的形式,馆内还设置了生产生活、多彩服饰、民间工艺、苗族婚礼等主题展示区。

“这里藏品共有500件(具),多是老百姓提供的。”石磊介绍道。在展厅里除了可以看到苗族日常生产生活用具之外,还能看到记录百姓劳作的摄影作品。据介绍,这些照片都是摄影师到农田里拍摄苗族同胞劳动的真实场景,既有艺术价值,又能当作史料进行保护。

“苗族生态博物馆刚开馆的时候,村民很好奇。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人第一次进展馆见到自己的照片时既兴奋又好奇。”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看馆员杜正贤说,如今,苗族生态博物馆不仅每年吸引大批学者前来研究,也让当地村民们开始有意识地对苗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这一套保存了20多年的苗族百鸟衣,本来是准备传给后代的,是百姓知道我们需要收集藏品时,以较低的价格出让给我们的。”

据了解,融水县近年来围绕“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的定位,通过文化载体建设、特色村寨保护、特色品牌打造等措施,挖掘传承当地民族文化。自生态博物馆开馆以来,安太乡平均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共计8.5万人次,百姓的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

除了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之外,柳州市于2004年建立开放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对柳州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保护与传承作用。这两座生态博物馆不仅作为柳州市侗族、苗族的资料陈列中心、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心,很好地保存柳州市独有少数民族文化风貌,还为柳州市推动民族文化旅游、打造旅游精品品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本报见习记者 覃珩

新闻推荐

融水贫困户增收有路

本报融水讯“现在我每年有一万多元收入,不仅解决家庭生活费用,还能在家照顾老人。”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兴贤村生态护...

融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融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