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苗妹手中线 明日都市新霓裳
她身穿大红色上衣,艳丽而端庄,衣服的领口缀满了别具苗族风格的绣花,饱满又精致;她盈盈一笑,绣花随衣轻颤,美得无须浓妆艳抹,这是记者对苗服手艺人梁佩玉的最初印象。
“爱美,又特别喜欢设计制作苗服,就开了家苗族服饰店,没想到还能把大山里的苗文化带到城市。”日前,梁佩玉在柳北区胜利商贸城服饰店里对记者说。
梁佩玉的老家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乌吉村岩板屯,过去那里家家户户都是自己染布制衣。
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的梁佩玉,为了打发苦闷日子,跟妈妈学起了制作苗服和织锦的手艺。“美好的东西都不容易获得,比如这织锦,是我妈妈几十年自己染的线,然后一根根织上去,耗费了她几个月时间。”梁佩玉边说边给记者展示织锦,“你再看看背面,是不是织锦条纹完全不一样?因为织锦得反面织,而且还要把织锦口诀背熟,错一针,就得拆开重来,我初学的时候都得花费一个多星期才能织好一小块”。
学到手艺的她本以为好日子将至,不料织锦和制衣却因费时耗力,逐渐被现代制衣取代,村里慢慢没了自己制衣的习惯。而迫于生计的梁佩玉,也不得不于1997年到广东打工。打工时,她偶然发现了苗服可以批量生产。兴奋之余,她决定回家开苗族服饰店。
“过去制作苗服很花时间,一年只能做一套冬装,时间基本花费在绣花上,但是我去广东看到人家机器绣花很快,我就想到要用机器代替人工,这样苗衣就可以高产量。”梁佩玉说。下定决心后梁佩玉很快回到家中,动员家人一起用8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刺绣机,于2006年在融水县开了店,2009年又搬到柳州。
设备齐全,学好机器刺绣的梁佩玉又大胆改良起了苗服。通过重新设计和电脑绣花,使得花纹颜色更加艳丽,绣花内容除了花草还增加了鸟兽等元素,另外苗服也被改良成为与肚兜连体,裹腿布上加了松紧带的款式,方便穿戴。“刚好有个同乡发现我这样的才能,就把我推荐给了现在市芦笙协会会长梁友光,他们希望穿上我制作的苗服,到全市甚至出广西表演。”梁佩玉说。
“我们的表演得有漂亮的服饰才能烘托出氛围,展现演员气质,以好的姿态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市芦笙协会会长梁友光说,“2016年,我们作为广西唯一代表,穿着梁佩玉家的苗服,去到广东佛山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反响不俗”。
如今,梁佩玉的制衣订单源源不断,多则一年可制上千套苗服,年收入有20多万元。“过去眼看苗衣手艺渐渐失传也无能为力,现在只要有人学手艺,我都会免费教,或聘请她们帮我制衣,而我也会继续干好我的苗衣事业,传播我们的苗文化。”梁佩玉说。
本报见习记者
覃珩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法官,我的案子申请执行这么久,为什么还没能执行?”案件执行中,一些申请人认为只要官司打赢了,向法院申请执行了,那么法院就一...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