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狂风暴雨中 他冲在山路上——记融水苗族自治县地环股股长韦干

南国今报 2013-07-03 11:45 大字

天色有些暗,“有下雨的征兆。”记者随口说了一句。黝黑消瘦的韦干本来充满笑意的眼神中,迅速闪过了一丝担忧。下雨,就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地灾。作为全区三大暴雨中心,融水苗族自治县地灾隐患在每年汛期的那几个月,就会让韦干的心中隐隐作痛。

QQ搞地灾监测成全区亮点

7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融水镇城南社区济安街堤岸,这是一处滑坡地灾隐患点。汛期的街道,涨水时候被泡、水退后岸边易滑坡,威胁周围80多户、近400名群众,目前堤岸边已经有很明显的滑坡裂痕。

韦干仔细查看裂痕,城南社区党支书贝军荣则用自己新买的手机,将裂痕扩大的情况拍了下来,随后直接上传到了他的QQ空间,让Q群中的居民很快就能了解隐患点的最新情况,然后口口相传,让大家都知晓。这就是融水县地灾群防群测的新发明:用QQ搞地灾监测,在全区国土系统中是新的亮点。

韦干告诉记者,监测员每次到隐患点监测,回来都要做记录,编辑好文字和图片,直接发布在QQ空间里,让上级部门和隐患点居民及时查看情况,这比传统的挨家挨户宣传更加快捷。

“因为没有太多的地灾治理经费,防范地灾成为主要手段,用QQ搞地灾监测是我们的努力创新,但可惜很难普及。”韦干说,融水县大部分乡镇都处于山区,遇到狂风暴雨毁坏通讯设备,连座机电话都打不通,网络就更不用说了。

他经常奔赴在狂风暴雨里

柳州市今年汛期公布的66处地灾隐患点中,融水县有31个;152处重点地灾易发区中,融水县占130个;柳州市25个自治区级别的重点地灾易发区,有22个在融水县。每年,融水县都有降雨量达200毫米的暴雨,一场降雨就相当于北方某些区域一年的降雨量。在6月中旬的一场强降雨中,融水县发生崩塌近400起。

因为山体风化较为严重,当含水量达到饱和后,泥土和碎岩石整个儿往下滑,冲断沿山的公路。而每当大雨降临,乡镇通讯中断后,韦干和同事们就经常连夜冒着大风大雨和电闪雷鸣,沿着山路奔赴失去联系的乡镇查看情况。“有一年到失去联系的乡镇查看情况,沿途遇到山洪和泥石流,场面惊心动魄,我们差点就殉职了。”韦干说。

地环股长4年瘦了30多斤

今年47岁的韦干,担任融水县地环股股长已经第4年了,近1.7米的他皮肤黝黑,身体消瘦。他告诉记者,4年来他瘦了30多斤,其中2010年的第一年汛期5个月瘦了26斤。

“今年进入汛期3个月了,瘦了六七斤。”韦干说,时间最长的时候他曾连续4天4夜没有合过眼,连续的降雨就意味着连续的上班值班,白天到隐患点处理险情,夜晚打电话给各隐患点和易发区等指导防范。融水县20个乡镇,给各隐患点和易发区监测员、乡镇分管领导全部打一遍电话下来,天已经微微亮了。

汛期里,每天他总是睡得很浅,一下大雨就马上起来去办公室值班。韦干家里近80岁的老母亲,一到下雨就会和他一样爬起来,除了提醒他起来值班外,更重要的是担心他大雨的夜晚出门。因为睡眠不好,老人家最近也病倒了。

“只要是为百姓做好事,能解决群众的这些难题,我就很高兴。”说到自己的工作,韦干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眼神坚定。今报记者黄显巧

新闻推荐

本至昨日由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环球时报南方都市

●本月23日至昨日,由中国旅游报、中国文化报、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等国内28家知名媒体组成的采风团,来到柳州采访采风。采风团约30名媒体记者考察了大龙潭景区、马鹿山奇石博览园、文庙景区,并乘船...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