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人将有2㎡应急避难所柳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配置有应急电源、水源、干厕等

南国今报 2013-04-27 13:30 大字

在发生紧急情况后,柳州市八中的球场可以成为应急篷宿区。今报记者唐寅 摄

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让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上。柳州市有多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里面有哪些设施?能够安置多少人?4月25日,记者探访了柳州市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各类应急避难所10余个

在建已建II类以上的有4个,各县(区)至少有一个Ⅲ类应急避难场所

柳州市地震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柳州拥有已建、在建II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4座。

据了解,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总体原则是:“统一规划、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

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标准配置: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Ⅲ类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

在柳州的4座II类以上应急避难场所中,位于市八中、二十七中、鹿寨县中学的II类应急避难场所已建成;Ⅰ类应急避难场所——马鹿山公园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目前仍处于施工阶段。

此外,柳江、柳城、融安、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五个县份及各城区目前也至少建有一个Ⅲ类应急避难场所。

柳州市区几座应急避难场所中,市八中规划安置人口2.1万,市二十七中可安置人口1.7万,而建设中的马鹿山公园综合应急避难场所则可安置人口10.6万人。

除了安置人口的数量较多外,作为Ⅰ类应急避难场所,马鹿山公园还将建设两项特别的设施。“一是直升机停车坪,二是淋浴中心。”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对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的更高的要求。

可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避难场所内配有应急供电供水系统和干厕等

25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市八中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工作人员指着校内的小足球场说:“一旦灾后启用,这里就变成应急篷宿区了。”

经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才注意到球场周围隔离栏上都挂着“应急篷宿区”的牌子,但普通市民平日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些标识内容。

除了篷宿区外,八中应急避难场所还设置有应急物资储运、应急垃圾储运、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等多个区域。

据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相关要求,II类应急避难场所必须达到可以保障市民10至30天基本生活的标准,因此还应建设有应急供电系统、应急供水系统和应急排污系统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校内发电房内平日储备的柴油量、水井的出水量,都是依照安置人口的数量来设计的。

此次四川芦山地震之后,不少应急避难场所内灾民上厕所成了不小的问题。在市八中里面,就专门建设有一批干厕。

这些干厕类似于农村的老式厕所,每个厕位下面都挖了一个较大的化粪池。在灾难发生以后,即使吸粪车无法及时前来清运,也可供大家使用一段时间。

今年,柳州市政府还专门制订了《柳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这是广西地级城市中第一份针对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为了保证所有设施运转正常,有关部门还会经常进行演习、日常维护,以确保场所能发挥救灾作用。

建设目标为300多万平方米

据规划,柳州还将建设多座应急避难场所

据悉,柳州曾发生过震级较大的地震,最严重的是清康熙三十四年正月初三(1695年2月15日),在融县、柳城间、府城发生的里氏5.5级地震,平乐、永安、三江、罗城、马平(今柳州)有震感。另外,最近的一次中强震发生在民国24年(1935年)8月,柳州西发生里氏4.5级地震。

而自1970年自治区有地震仪器纪录以来至2013年3月,柳州市中心附近100公里范围内共记录里氏2.0级以上地震206次,其中里氏3.0-3.9级18次,最大地震为1989年7月8日融安县里氏3.5级地震。

另据介绍,柳州境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多为5-10公里,加上是岩溶发育区,即使是一次微小震级的地震,也可能在震中附近的地面设施造成破坏,地震后还容易引起岩溶塌陷等类型的次生灾害。

地震局工作人员表示,宁可备而无震,不可震而无备。防震设施的建设、市民防灾意识的培育等还需要不断加强,要防患于未然。

根据相关规划,柳州还将建设多座应急避难场所。以每位市民平均拥有2平方米的避难场所计算,柳州市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远期建设目标为300多万平方米。

今报记者赵本高

新闻推荐

柳州市举行青年群英表彰会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昨日,柳州市举行青年群英表彰会,对2012年度社会各界涌现出的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进行表彰。这些获表彰的年轻人在自己的人生画卷...

融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水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