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圩贮木场:“柳江放排”的最后一抹背影

南国今报 2016-08-06 08:35 大字

新圩火车站已经撤消,新圩贮木场也“曲终人散”,昔日“千张木排下柳江”的场景,如今已不复存在。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今报记者王缉宁 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贵州省派出技术人员,在新圩河上建大坝,安装4台共125万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自力更生供电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如今发电机组被拆除,留下的大坝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新圩贮木场保留下来的场领导公寓,具有浓郁的苏式建筑风格。新圩贮木场办公楼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目前被柳州市列为历史文物建筑。当年木排顺流而下的场景。王培堃 绘

今报记者王剑 王辑宁 通讯员张远高

新圩、马岭、太阳村——柳州市柳太路沿线的这几个地方,合在一起有个诙谐的别名,叫“柳版新马泰”。在这条山峦叠翠、绿意盎然的生态走廊上,市民最熟悉的一处景点,就是新圩村水磨屯的“小黄果树瀑布”。

其实,那是原新圩贮木场的电站滚水坝。计划经济年代,贵州省黔南、黔东南州的大量木材顺水而下,就是在新圩贮木场打捞上岸,再装上火车运往全国各地。电站滚水坝和贮木场旧址上的苏式建筑,不仅见证了当年“千张木排下柳江”的壮观景象,也是柳州曾经作为西南最大木材集散地的一笔珍贵遗产。

1

天时地利 促成“飞地”诞生

灵动蜿蜒的柳江水道,上游从云贵高原的东南部的群山之间奔流而来。由于山区交通不便,贵州省东南部和桂北地区的优质木材,旧时主要依靠水路放排对外输出,因此自古以来,柳州就是这条木材运输大通道上的咽喉重镇。

顺水而来的上好原木,适合制作各种家具木器,也造就了名满天下的柳产棺材——在时兴土葬的年代里,拥有一副好棺材,代表的是人生圆满,民谚说“死在柳州”,就是这样衍生出来的。这其中,既包含了人们对柳州木工精湛手艺的赞誉有加,也是对柳州所产良木佳材的褒扬之语。

新中国成立后,木材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被列为统购统销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调运分配。地处市区上游柳江河畔的新圩贮木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1952年,贵州省伐木公司派出郑慕周等3名干部,来到柳州筹建木材运输工作站,选址条件是要在柳江边,同时还要尽可能地靠近火车站。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只有新圩火车站和鹧鸪江火车站。由于鹧鸪江火车站在市区下游,放排需要经过当时柳州市中心惟一的人行过江通道——浮桥,只有晚上才会打开一个口子供船只、木排通过,郑慕周等人最终选定了新圩火车站旁的一片沿河荒地,决定将工作站设在那里。

1953年,工作站更名为黔南森工分局新圩贮木场。几年之后,原属黔南州管理的新圩贮木场划归贵州省林业厅领导,改由黔东南州林业局管理。后来直到1986年,30多年间,新圩贮木场一直都是贵州省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一块“飞地”。

2

白手起家 没有设备自己造

贮木场建立初期,除少数管理人员从贵州省派驻外,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在柳州就地招收。今年85岁的程恒阳老先生,就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从柳州市搬运公司调到那里的一名工人。

程恒阳说,贮木场的主要任务,是打捞、加工、贮备、转运贵州省林业部门采伐出山放运到柳州的木材,然后转为铁路运输,发往由国家批准供应、持有省拨材计划的全国各地单位。当时被派到柳州任场长的是山东籍南下干部王登云,他和工人同甘共苦,不摆架子,所以大家干劲都很高。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从江边到铁路站台有200多米的距离,坡度落差比较大,工人们完全是靠人力搬扛,把从柳江河里打捞上来的粗大原木搬上火车。”程恒阳说,列车到站时,几个车皮要在一两个小时内全部装完,碰上这种情况,所有的干部工人,甚至家属都会动员起来,男女老少齐上阵,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重体力活,但是没有一人喊苦喊累。

新圩贮木场距离柳州市区有约10公里的路程,建场初期,四周全是荒山野岭,条件十分艰苦。“路边的草丛里就有野兽、毒蛇出没,工人们经常看到山猪、野鸡,听说还有老虎、野狗。”场里的老人们说,那时候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不仅住房是自己盖起来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还积极摸索,造出了不少高效实用的机械设备。

据了解,新圩贮木场从1960年代初开始,逐步实现了木材出河、归楞、装车等所有工序的机械化。从运送木材上岸用的出河,到装车用的起重机,都是工人们买来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后,自己装配出来的。当时就连国家林业部也曾组织考察组,到场里参观学习。

3

前赴后继 场长父子接力奉献

今年75岁的王海炎老先生,是新圩贮木场第二任场长王登云的儿子。他说,父亲于1958年卸任之后,被调到黔桂两省交界部的红水河上游筹建新场,最终因为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他自己,也将青春岁月献给了新圩贮木场。

王海炎进场工作的时间,是在1961年。一开始,场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开卷扬机的工作岗位。老先生说,那时贮木场还没有通电,卷扬机靠烧柴油带动,钢缆连着有轨铁皮车,一次只能拉几根粗原木。

后来,贮木场为缩短放排时间,从东德购回几艘拖轮,王海炎又到船上当起学徒,负责操作柴油轮机。“从贵州省榕江县放排下来,自然漂流需要两到三周,有了拖轮,时间能够缩短一大半。”王海炎说,当时从贵州省黔东南州漂下来的木材,到了融安县的转运站就被扎成大排,拖轮每次可拉十来张大排,回到柳州只要不到三天时间。

王老先生还有幸经历了贮木场投产发电的历史时刻,他说,自己是在电站值班的第一名工人。据介绍,建在新圩村小河上的水电站是1960年开始筹建的,电站拦河坝高约20米,坝面长度有50米左右,坝后形成水深10多米的小水库。电站于1963年投产发电,初期可基本满足全场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还向周边的几个村屯输出照明用电。

不过,由于电站库容较小,加之枯水期来水不足,随着贮木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发电能力开始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966年,新圩贮木场开始从柳州水泥厂接电,以弥补小水电站的发电缺口,但是贮木场自建的电站仍然一直使用,直到1990年才因设备、线路老化停用。

4

曲终人散 遗迹仍在发挥余热

1970年代中期,是贮木场发展的最好时期。当时,全场职工及家属子女共有1000多人,场部建起了办公楼、专家楼、礼堂、俱乐部、饭堂、医务室、招待所等用房,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解决子弟就读问题,场里还兴办了自己的中小学,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家取消了木材统购统销政策,加之上游林区木材资源逐渐枯竭,贮木场开始由盛转衰。老工人郑世森告诉记者,新圩贮木场于1986年整体剥离贵州省林业厅,改为接受柳州市的属地管理。后来在柳州市物资局的领导下,贮木场不断调整经营方式、范围,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节奏,最终无奈地停止了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如今,贮木场旧址仍然保留着当年建设的办公楼、专家楼、礼堂、招待所、卫生所等,职工宿舍平房大多还在使用。作为“柳江放排”历史记忆的生动物证,场里的两幢砖木结构苏式建筑,已被列入柳州市的历史建筑名录,予以保护。1

新闻推荐

月日在融江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城段江面上参赛的龙舟队员

▲9月21日,在融江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城段江面上,参赛的龙舟队员奋勇划桨。当日,2015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暨融安县第十七届龙舟大赛在珠江上游的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城段江面上举行,来自融安、融水、柳...

融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