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微小学”的孩子们

柳州日报 2016-06-02 08:29 大字

“六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最快乐的日子。5月27日 ,融安县委宣传部 、县团委 、县消防大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和礼物 ,来到融安县大坡乡同仕村教学点开展助学活动 ,给山区里的孩子们提前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记者跟随志愿者队伍来到同仕村教学点 ,了解如今山区里孩子们的生活。

留守的老师与学生

50多岁的王燕萍是大坡乡同仕村教学点唯一的老师 ,在此任教已10多年。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她每天要上7节课 ,孩子们的语文 、数学 、美术 、体育 、音乐等课均由她一人执教。

当天融安县团委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的英语课和舞蹈课 ,让孩子们开拓了眼界也在欢笑中培养了学习兴趣;融安县消防大队的官兵们给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们上了一堂消防安全课 ,让孩子们增长了消防知识。

在同仕村教学点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9岁的黄天保和爷爷奶奶住在距离同仕村教学点4公里远的南头屯 ,他爸爸在外地打工 ,只有较大的节假日才能回家。黄天保的爷爷奶奶上了年纪没办法走太远的路 ,黄天保每天跑步上学 ,有时还是会因为路远耽搁而迟到。黄天保说:“以后到大坡乡中心小学上学就能住在学校 ,不用担心迟到了。”“到乡里上学 ,能跟更多同学在一起玩。”9岁的张诗玲说。张诗玲父母也在外打工 ,长期不能回家 ,每天都是爷爷骑着摩托车送她上学。

“微小学”何去何从

同仕村教学点原来叫做“大坡乡同仕村小学”,三层小楼的六间校舍里曾经满满当当坐着学生。如今这里只剩下11名学生 、1名老师和1名安保人员。

仅有11名学生的教学点竟然成了附近“规模最大的村小学”之一:星下村小学有2名学生 、星上村小学有11名学生 、三锁教学点有3名学生 、山庄教学点有5名学生。这些“微小学”将在没有学生或没有老师的时候关停。

据了解 ,根据国家“撤校并点”集中优质资源办学的要求 ,同仕村的孩子们要到十多公里外的大坡乡中心小学上学 ,由于离家较远 、山区交通不便 ,学生平时需要住宿。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年纪小 ,到中心小学住宿无法照顾自己的客观事实 ,教育部门在同仕村设立了教学点 ,派教师驻教 ,二年级以下的适龄儿童继续留在村里接受教育。

近年来 ,融安县一些“微小学”或关停 、或面临即将关停的现状。虽然经过“撤校并点”,可是融安县大坡乡中心小学目前只有714人 ,与之前的上千名学生还有一定差距。

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融安县大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韦军说:“随着经济发展 ,村民的生育意愿降低 ,村里的孩子变少了。加上有些孩子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外地读书 ,所以村里的孩子就更少了。”学生少 、老师少 ,大坡乡的村小学也越来越少。

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对于一些因为路途遥远 、留守老人无力接送而不肯让孩子到大坡乡中心小学读书的家长 ,韦军只能尽力说服。实在无法说服 ,只能保留当地的“微小学”。“孩子还是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比较好。毕竟很多老人受的教育不如年轻人。”韦军说。

近年来 ,柳州市教育部门出台众多政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条件降低 ,越来越多的孩子随父母生活 ,在城市里的学校接受教育。2016年柳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按“分区划片 、相对就近 、全员入学 、免试就读”的原则开展招生工作。

“新区三所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学生总数的近60%。”阳和工业新区教育文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现在古亭山小学 、六座中心校有随迁子女约3400人 ,古亭山中学有随迁子女约1600人。

无论是教育部门出台政策鼓励进城务工父母将留守儿童接到城市读书 ,还是***项目在乡村打造产业链让孩子父母回家乡工作 ,对孩子来说 ,只要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日报记者侯静雯兰天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急流见义人间有爱

这几天,涂坤勇救落水妇女的事迹被传为佳话。6月3日,还在就读广西南宁高级技工学校的涂坤,跳进急流,与村民一起将一名落水妇女就上岸。“遇到当时的情况,我也来不及多想,看到有人落水就条件反射地觉得要...

融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