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希冀中的“最后一课”

柳州日报 2015-07-20 10:38 大字

7月10日清晨,59岁的教师黄启贵在鸟鸣声中醒来,青草味的风带来了孩子们的笑声。这一天,是融安县泗顶镇吉照村小学15名学生回校领学生手册的日子。

吉照村小学只有2名教师,黄启贵与韦祖良。

这一天,他们换上平整的衬衫来到学校办公室,像从前一样拿出精心保管的国旗,等学生们到校就可以举行升国旗仪式了。接着他们要给学生上一堂暑假安全课 ,这是学期末的“最后一课”,或许也是这个学校的“最后一课”。

头发花白的教师

吉照村小学的15名学生 、2名老师,都是吉照村人。

黄启贵和韦祖良在这个小学的教学生涯就是他们的半部人生。今年12月到明年2月,他们都要满60岁,该退休了。黄启贵满怀回忆地说:“吉照村小学最多的时候有500名学生 、20多名老师,如今就只剩下我们了。”学生都去哪里了?韦祖良介绍道,第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村子里的孩子少了;第二,近年来各城市加大教育投入,设置了专门的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学校,在外打工的父母就把孩子带出去了,柳州市区也有这样的学校;第三,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从吉照村小学到泗顶镇中心小学只有6公里远,交通方便,很多父母就把孩子送到了泗顶镇中心小学读书。

当初为了上课方便,黄启贵搬进学校居住,方便的另一面,他要面对放学后孤单的生活。7月10日,黄启贵与韦祖良把学生送出校门,校园里苍翠的桂花树把老教师的头发衬得更白了。少年不识愁滋味,孩子们笑着闹着,看不见老师眼中的情绪。

乡镇发展的变化

泗顶镇中心小学校长覃洲也分管泗顶镇的小学学区,覃洲说:“这几年乡镇发展变化太快了,村民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在变。”随着柳州市均衡教育的推广,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集中优势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泗顶镇中心小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泗顶镇学生的父母们看得见这些变化,再加上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镇中心小学读书。

覃洲介绍说,吉照村小学两名老师都快退休了,考虑到学年的完整性 、教育的连贯性,下学期有可能把学生接到镇中心小学读书,吉照村小学可能取消。目前已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吉照村小学到底如何,是撤是留,现在还说不定。

充满希望的未来

吉照村小学三年级学生黄静诗是留守孩子,她的父母在广东工作,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7月10日她拿到了学生手册,想着即将到来的暑假,明天就回来接她去广东团聚的父母,黄静诗的笑从嘴角弯到眼角。她说:“老师说,就算是暑假也要记得写作业,不能玩得太疯,要注意安全。”对于吉照村小学有可能取消的情况,黄静诗并不知情。在孩子们的眼里,黄老师与韦老师说话轻声细气 、和蔼可亲,就像邻居的老伯伯一样感觉亲近。韦祖良说:“我的家在这里,我的工作在这里,孩子们也在这里。虽然这个学校的未来还不可知,但我们一直力所能及地给孩子们最好的。”长亭外 、古道边,校园里的芳草碧连天。随着教育的发展 、乡村的进步,不管是哪个“最后一课”,对村民意味着孩子能到更好的学校读书,对老师们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镇级小学意味着能集中优势力量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吉照村小学的孩子们在群山与田野中打闹嬉笑,明亮的黑眼睛映着灿烂的朝阳,未来总是会更好。

日报记者邓华侯静雯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壮乡农田美丽画卷

7月23日,航空拍摄的融安县浮石镇长龙村即将收获的新农村田园(见上图)。当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地处桂北的融安县农村一派丰收景象。近年该县持续实施“美丽融安·生态乡村”建设,大力开展“清...

融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融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