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选对一个人 造福一个村 ——融安县桥板乡阳山村“第一书记”带民致富小记

广西日报 2013-04-17 14:21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静 本报通讯员 叶婉玲 张 雷

四月,春日葳蕤。行驶在融安县桥板乡阳山村宽畅笔直的水泥路上,村容整洁、房屋错落,很难想象这就是有“四十八弄”之称的阳山村。

说到这个,村民对他们的“梁书记”交口称赞。“不到一年时间,村里修了10多公里村级公路、维修了水库和桥梁、买了变压器、买了新建村委综合楼的办公用地……”

村民口中的“梁书记”,就是该村“第一书记”、融安县森林公安局融江派出所教导员梁胜。在他任职近一年中,该村争取到上级部门的各项扶贫资金988.8万元。

阳山村距离融安县城73公里,是最偏远的乡村。2012年4月9日,梁胜到阳山村委挂任“第一书记”。当天,从乡政府到村委9公里的路,开车花了49分钟。他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令人头疼的交通问题!” 

为此,他积极和选派单位——融安县林业局联系沟通,主动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终于得到了自治区交通厅下拨的695万元项目资金,这是2012年该县争取到的唯一一个村级公路硬化建设项目。

资金有了,地呢?为拿到修路用地,让阳山村的公路硬化建设能早日开工,梁胜挨家挨户进行拜访,给群众做思想工作。村民们深深地被这个执著的汉子感动了,爽快地签订了占地合同。接下来,他又带着村委班子与村民们一起投入公路建设中。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宽4.5米,长10.8公里的水泥公路终于展现在人们眼前。

如今,从村里开车到乡里仅需10分钟,村民高兴地说:“小车开到家门口,甘蔗顺利拉出去,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阳山村人多地少,没有集体经济和支柱产业,原来村民的收入仅靠种植稻谷、玉米和西红柿。

经过认真调查,梁胜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青蒿,引进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实施订单种植,有效减少了青蒿种植的市场风险,充分调动起农民积极性。2012年发展村民种植甘蔗3500亩,西红柿500亩,青蒿678亩,三项种植为该村带来人均年收入5500多元,比上年度增长15.8%。

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梁胜协助村民黄海办起微型种养殖企业,得到扶持资金3万元。如今黄海已发展果园3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30万元。

新闻推荐

农村“网格员”编织“融安平安网”

本报通讯员陈昌祁本报记者谢彩文“自额弄屯老韦家的木材厂新招4名工人……”秋夜,融安县雅瑶乡章口村党支书韦洪格坐在村委电脑前,将当日走访搜集到的信息录入系统。韦洪格兼任村“网格员”,这是今...

融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融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