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环画开启 阅读之路

柳州晚报 2019-12-08 10:57 大字

李国正(记者团)

上世纪60年代前期,我在本村读小学三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后,班主任刘老师告诉我们,县新华书店的魏老师带来了很多图书,有意购买的同学可以到教导处门前看一下。

经魏老师同意,我取了一本《长坂坡》浏览起来。

当看到赵云怀抱阿斗在里三层外三层的曹军围困中,凭借一杆枪,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曹军人仰马翻时,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赵云太厉害了!”

连环画的内容让我看得入了迷,直到魏老师提醒我:“同学,该回家吃饭了。”我才把这本书放回原处,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里,我把要买图书的想法对母亲说了一下。她很支持我,从藏钱的木匣子里取出1元钱交给我,并特意叮嘱我千万不要把钱弄丢了。

吃完中午饭,我兴冲冲地赶往学校,把书包放到教室的书桌上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卖图书的地方,我左挑右选,花了不到1元钱,称心如意地买了《长坂坡》《跨江苏击刘表》《小霸王孙策》《双枪陆文龙》4本图书。

我记得从那以后,魏老师都会不定期地带图书来学校,我的图书数量也一本一本地增添着。到六年级时,我已拥有了《三国演义》连环画60本、《岳飞传》数本,还有《水浒传》《杨家将》《林海雪原》等。在五年级时,我就让父亲用木板给我做了个简易的连环画书架,我的近百本连环画被摆放得井井有条。

的确,丰富的图书阅读不仅启蒙了我的幼时心灵,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是初中生又是红卫兵的我,在“破四旧、立四新”的浪潮中,为了表决心,忍痛把自己多年积攒的近百本图书一把火烧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启蒙读物已远远不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了。尤其是踏入教育行业后,我读中外古典名著的欲望愈加强烈。

那时,文学读物是十分缺乏的,能弄到一本名著来看,简直是一种享受。值得庆幸的是,从事教育这行,有的是机会打听哪里有可阅读的书。只要方便,我就会千方百计去借来阅读。

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禁锢多年的中外名著又出版发行了。

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我退休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老家的简易书柜里摆满了从乡镇书店及新华书店购买的各种读物300多本。

2013年,我来到柳州,在带孙子的闲暇之余,从地摊上购买了七八十本各种读物,并自制了一个简易书柜来存放。

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几个孩子在我的影响下,在他们装修新房时,不仅专门设置了放书柜的书房,而且藏书也都很丰富!

我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老李家现在有新旧书柜5个之多!

新闻推荐

城中半岛三所学校 有望成为试点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让定制公交车来接送孩子上下学,您愿意吗?记者12月4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该局正在开展“定制公...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