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中闪现智慧光芒 记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黄艳青
黄艳青通过设备监测病人情况。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搞发明应该是以科技人员为主的。但也有例外,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黄艳青就是这样,自从2017年开始发明一个专利后,至今已有8个专利了。
“我搞发明,纯属是工作需要,解决眼前问题,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在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都是重症患者,约黄艳青采访,得提前在下班时间预约,因为在护理工作中基本不能带手机。好不容易联系上黄艳青,她只好答应中午12点在重症医学科就餐室见面。她歉意地说,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的是急、危、重症患者,护理量之大、之难可想而知,需要随时监测和救护危重病人,来不得半点大意。为此,除了努力学习各种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外,闲暇时间她会琢磨如何提高护理过程中的效率以减轻病人痛苦。
黄艳青的第一个专利是2016年9月形成初稿进行申请,2017年得到批准的,专利名称为“活动性脑室引流瓶固定架”,属于新型实用专利。
她说,重症医学科常常收治严重颅脑损伤或脑出血的病人,这类病人术后需要在头部放置一根或两根脑室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轻颅内压力。引流瓶挂在病床旁边,高度有讲究,脑室引流瓶出口到外耳道水平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为15厘米至20厘米。
为了准确挂到最佳位置,护士在挂瓶前需手拿两把尺子,一把对着脑室引流瓶出口,另一把对着外耳道,得出合适尺寸后确认挂瓶架子的高度。一般来说,这种测量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
对于抢救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黄艳青在工作闲暇之余常常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改进,使挂瓶过程简化。于是,她查阅了不少资料,并且自己动手做架子,经过多次试验后取得成功。活动性脑室引流瓶固定架装有万向轮及车刹,结构简单,便捷移动,具有零点调节标尺,实施精准测量,一两分钟便可测量出准确位置。可有效解决引流瓶因固定偏差问题而牵拉、管道滑脱导致病人颅内压波动不良事件的发生。
此后,黄艳青经常与科室其他同事一道探讨日常护理工作的改进办法,作为主要参与者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作为参与者的项目“血液净化装置在降低ICU血液净化治疗非计划性下几率中的应用”获得2016年度柳州市青年岗位科技“五小”活动优秀成果项目一等奖。她还主持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课题《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预冲液在CRRT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方案中的预冲效果比较》一项,参与3项。获得广西护理学会优秀护士、柳州市优秀护士等称号。
谈起对专利利用的看法时,黄艳青说,那些专利其实可适用于不同的病人及病区。她最大的心愿是能让专利得到推广,服务更多患者,造福更多患者。
本报记者 罗秋振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记者覃乐维晚报讯8月30日晚上8时许,柳南区万达华城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一名女子从该小区一栋高层商住楼坠下,因伤势过重,经...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