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清泉育秀木 柳州工业发展的启示
本报记者谌贻照通讯员罗秋振
“在这片土地上种下的种苗,必将秀木成林!”9月30日上午,在柳州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一期预制混凝土构件(PC)生产基地简短的投产仪式上,建设者们发出铿锵誓言,一定要培育好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这株新兴工业之苗,在柳北打造新的千亿元产业园。
从炎热酷夏到金秋十月,记者在柳州这座工业重镇的各大工业园区辗转采访,从企业焕发的勃勃生机中,真切体会到了当地人民用汩汩清泉浇灌工业沃土、壮大工业秀木的坚定信念。
沐风栉雨:几多幼苗已参天
今年7月1日,在柳钢成立60周年之际,一批批嘉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一起回顾十里钢城60年的峥嵘岁月。
“现在柳钢每天的钢产量是3.5万多吨,而1966年至1978年13年间,平均年产钢不到6万吨。”
“年产钢量从1万吨到100万吨,柳钢用了40年;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仅仅用了12年。”
一组组数据表明,60年弹指一挥间,柳钢从一棵幼苗,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柳钢人都知道,这棵幼苗是当年毛主席亲自点播发芽的。虽然发展中经历了停产、复产、停建、续建的坎坷,但他们用矢志不渝的工业情结精心浇灌,使得这棵幼苗在龙城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60年前,在自治区成立之初,中央送给广西的重要礼物,便是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区内几大城市布局若干工业项目、种下工业之“苗”。其中,在柳州的项目中除了柳钢之外,还有工程机械厂、动力机械厂(五菱前身)、水泥厂、化肥厂等10家企业。
60年后再检阅,柳州这片沃土上的工业之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今日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及化工、建材等五大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带领该市工业不断做大做强。近年来,柳州以广西1/13的面积、1/14的人口,创造了广西1/7的经济总量,1/5的工业产值和1/6的财政收入。
柳州的工业之苗为什么能壮大成林,从柳钢的经历可以找到答案:2002年以后的10年,柳钢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超200亿元;2004年,柳州市政府将红星园艺场1.1万亩土地全部划拨给柳钢,才有了今日十里钢城的恢宏气势;2013年,一次性大投入淘汰落后炼钢产能200万吨,集成了柳钢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低成本、高效率、洁净钢生产服务平台;近3年来自治区和柳州市给予柳钢科研经费分别为4700万元和1250万元。
走过百年工业历程的柳州人,就是这样用长期培育形成的工业气候、工业土壤和倾情灌溉,让一批批工业项目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转型升级:培育工业优质苗
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接连推出的宝骏E100、E200新能源汽车不断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这些在街头奔跑的新能源汽车,今年预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万多吨,节约燃油约1260万升,相当于种植约160万棵树。
作为工业名片,汽车产业在该市发展中举足轻重。从第一辆“柳江牌”汽车诞生,到如今拥有4大整车巨头落户,汽车拉着柳州胜利前进。如今,全市汽车年产量超过250万辆,居全国第三;汽车工业总产值254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116亿元的半壁江山。(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年产250万辆汽车,相当于柳州市区每人每年生产1.25辆汽车,柳州因而被称为“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一个西部城市缘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这要从柳州“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中寻找根由。以上汽通用五菱的发展历程为例,在合资之前,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当时的生产能力不足10万辆,发展面临资金、技术的严重制约。按照“不求拥有、但求所在”理念,在2002年成立了“中中外”合作的上汽通用五菱,开创了中国车企与外资合作新模式。在这场改制中,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将自己的优良资产“拱手相让”,才造就了今天声名显赫的大型车企。
从60年前国家布局的10大项目,到如今形成的工业产业结构,几十年来,该市注重挖掘适合实际的工业项目,围绕国家战略、宏观政策和正在兴起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谋划生成项目库,确保项目建设不停步、不断档、可持续,把项目作为产业集聚的高质量载体,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如今,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重镇,正成为实干的柳州人实业兴市的新使命。该市正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行动,优先培育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智能电网、装配式建筑等4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等6大优势产业。倾全力确保《建设现代制造城实施方案》中总投资额达到2389亿元的233项重大项目按时保质保量竣工投产。
优化环境:营商活水勤浇灌
从“工业立柳,强市富民”到“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工业的发展,为柳州积累了发展的基础;工业文化的熏陶,培育出了柳州的城市精神。柳州的领导班子意志坚定: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柳州人也坚定地认为,只有依靠发展实业、依靠工业才能发展柳州、振兴柳州,从而为广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投资商对柳州的创业环境非常满意。”近日,来柳参加中德(柳州)智能工业发展论坛的德中经济联合会干事长白希可,在致辞中赞扬柳州的产业集群与德国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大关联度和契合度。论坛期间,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投资者与该市企业签下了总额35.8亿元的10个项目。
“营商环境如水。”在市委领导班子的理念中,只有源源不断的营商活水,才能让工业的好苗茁壮成长。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日臻优化的投资环境,引来一批批项目落户。如今,该市主营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超过400家,作为西南工业重镇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遵照自治区领导“把项目这棵‘苗\’种下、育好,以项目高质量增长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柳州正实施《“政合你意”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8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次也不用跑”,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切实提升投资环境满意度,提振投资者和企业家投资信心,让更多的先进制造业、生产要素、人才集聚。
新闻推荐
残联举行“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阳光家园”托养近900名精神残疾人
参加活动的嘉宾给孤独症儿童代表发放书包。今报记者石红星摄今报柳州讯(记者石红星)今年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