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成痴 玩“器”成才

柳州日报 2018-07-20 11:12 大字

高手在民间——用来形容何长勇再合适不过:他用五六年时间自学电子萨克斯、电子琴、电子鼓、非洲鼓、马头琴等近10种乐器,每一样都玩得很厉害;他会给音乐设备“动手术”;他随叫随到,能用随身携带的乐器表演、救场……而谁也想不到的是,他仅有初中文化,“零”音乐基础,但却自学成才,熟练玩转各类乐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人。2017年,他被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评为“柳州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户”。

是什么“能量”让何长勇这么痴迷陶醉在器乐之中?“就是喜欢音乐啊,自己一边玩一边摸索其中的奥妙。”何长勇笑笑道。

初玩乐器尝甜头

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下,何长勇自小比较偏爱音乐。初中毕业没多久,赶上了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不甘只靠打工生活的何长勇,凭着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开始卖光碟。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朋友玩架子鼓,觉得挺有意思,也想入手一套。当时收入不高的他,向亲戚借来400元,买了自己的第一套乐器——架子鼓。可是一窍不通,连入门级都算不上的新手,怎么玩?“全凭自己摸索。”何长勇说。凭着良好的乐感,他一边“瞎”敲,一边研究。就是这样的瞎琢磨,慢慢玩出了“门道”,尽管听起来不是上乘水准,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着魔自学成高手

成功自学架子鼓,拉开了何长勇兴趣的闸门,让他尝到了音乐的甜头。葫芦丝成为他“着魔”的另一种乐器。“当时只有一张指法图纸,我自己摸索着学会了一首歌,很兴奋。”何长勇说。从那以后,何长勇如同着了魔,只要遇到好的和不同调的葫芦丝,他就会买下来,陆陆续续积攒了二三十个葫芦丝。不忙的时候,他的屋子里就会传来阵阵或悠扬或奔腾的乐声。

他把音乐当作生活的乐趣,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又学习了电子萨克斯、电子琴、电子鼓、非洲鼓、马头琴等乐器。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沉浸在他的器乐世界里。短短五六年间,何长勇已自学乐器近10种。为了在演奏葫芦丝、马头琴等少数民族乐器时更“像那么回事”,何长勇还特地买来相应的民族服饰,他说:“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演奏少数民族的乐器,这样搭才更有韵味,更完美。”

乐器玩出新花样

何长勇对于音乐的痴迷,绝不仅是能演奏多种乐器这么简单。他会唱会弹,会修理各种乐器,会提供演出设备,还是个乐器“整容师”。

近期,他把“歪脖子”的马头琴进行了“整容”,他将马头琴五花大绑在“手术台”上,用凿子小心翼翼地在弯曲的琴颈上凿出一条与钢钉长度相近、大小相似的口子,放入钢钉,打上胶水,马头琴的“脖子”瞬间变直了许多。为了让自己使用的音箱更轻便,何长勇不惜劈掉上万元一组的音箱外壳,自己找来轻便坚硬的板材,做成更小巧的尺寸;为了解决演出时音箱等电器设备的插电问题,何长勇自己设计了多孔排插;看到机动车检测站检车用的照明灯,何长勇灵机一动,创造出适合自己搭台演出用的射灯;看到别人丢的吉他琴颈还能用,何长勇就捡回来,自己按照琴身的尺寸模样,给它换了个“身体”……“只要他想到什么新花样,他就开始弄。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乐器。”何长勇朋友大都这样评价他。

“柳城仔,柳城仔,一路唱着山歌来;柳城仔,柳城仔,赶上了好时代,豪情壮志满胸怀……”2017年底,网络上一首翻唱版的《柳城仔》MV红透了柳城半边天。视频中戴着墨镜、背着电音吉他的何长勇瞬间成为柳城家喻户晓的“网红”。“我不想成为什么‘网红\’,就是想让我这种对音乐的爱,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一起玩音乐罢了。”何长勇说。

本报通讯员叶柳青彭宁进

新闻推荐

两名柳州籍司机偷将污水倒入河中致河鱼大量死亡 警方蹲点一周将嫌疑人抓获

嫌疑人落入法网(右江公安供图)。□本报记者梁力升通讯员黄杰陶婷婷7月10日,两则发在本地论坛的帖子引起了市民...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