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天户外艺术展引发关注

广西日报 2017-07-19 07:30 大字

本报柳州讯 (记者/毛梓林)7月18日是陈光辉在柳州市窑埠古镇进行公共艺术展的第100天,也是他的新作收官的日子。

现年57岁的陈光辉,是一位柳州籍职业艺术家。他在当代艺术上颇有造诣,作品曾多次在柳州、北京、上海及世界各地重要展会上展出,其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藏家、画廊收藏。

此次持续100天的展出是对当代艺术之父杜尚致敬之作。100年前,杜尚用一只普通的小便池为载体,创作了惊世骇俗的当代艺术作品《泉》。100年后,陈光辉用100只签有杜尚名字的小便池进行一场独特的展出:

展出的第一天,陈光辉用5分钟将陈列的100只签有杜尚名字的小便池逐一打碎。在之后的100天,陈光辉每天户外工作7至8小时,即相比5分钟的8万多倍时间对小便池碎片进行处理和重建,直至完成一个全新的艺术品。整个过程强调艺术家真实、真诚、善良、审美以及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个新鲜事件。陈光辉自己每天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现场照片和工作心得。在过去的100天里,他一个人默默地在展出现场工作,或烈日暴晒,或暴雨倾盆,每天面对各种恶劣天气,面对如小山一般的碎片逐一进行打磨、黏合,思考和探索如何重建和创作……他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展示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思考:

“第63天,烈日下,地面50摄氏度的高温没有动摇自己的意志!”

“第66天,艺术没有猎奇,只有踏踏实实去做。”

7月的一天,记者来到展出现场。当时,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潮湿而闷热。陈光辉身穿雨衣,头戴草帽,埋头打磨碎片。他的工作过程和环境十分艰苦,午餐通常是从家里带来的便当。

“有人认为你是在做秀,你怎么看?你这个展出的意义在哪儿呢?”

面对不解,陈光辉不以为然,他说,艺术不仅是对传统的继承,还应有当代的创新。他说,当代艺术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的未知性,新的艺术形式都是从最初的备受争议到慢慢接受的。在展出创作过程中,他曾20多次受伤。看到他每天早出晚归,有人问他是不是有钱领?陈光辉说,每天到展出现场工作并没有钱领,领的是精神上的薪酬。

据了解,此次展出从形式到内容在柳州均属首次,同时也开创了当代艺术在广西的先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闻推荐

市区普通高中统一网上招生6024人 报名首日最低拟录分数线达C(1C+3C2D)

各普通高中执行计划指标今报柳州讯(记者罗素玲)柳州市2017年柳州市区普通高中统一网上报名,已于7月17日上午9时正式开始,至18日下午5时结束。据柳州市招生考试院介绍,参加本次统一网上报名的学校共有1...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