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经锤炼,终成行业顶尖高手郑志明:从钳工成长起来的大师

南国今报 2017-04-27 21:21 大字
郑志明在测量锉削的精度。

今报记者黄显巧/文 张存立/图 策划:何继权

开栏语:“柳州制造”是广西工业一张耀眼的名片。活跃在柳州企业生产一线的制造者中,不乏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他们身怀绝技,心怀执着、坚守、责任,创造不凡的劳动价值。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本报推出“工匠精神”系列报道,一起领略工匠风采。

广西汽车集团惟一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以郑志明的名字命名。今年年仅40岁的郑志明,从一个职高毕业的普通钳工,经过20年的技术锤炼,登堂入室进入国内钳工顶尖高手之列,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多年锤炼出绝活

4月25日,在郑志明的工作室内,他随机拿出一个长约6厘米、宽约1厘米的钢板平面来削面。肉眼看很平整的平面,经测量整个面的高低差为0.1毫米。固定好钢板后,他拿着锉刀一下一下地在钢板面上锉,就像木工用刨子刨木头表面一样,每锉一下就有一些金属粉掉落。

每锉几下,他就用工具测量一下,到了第三次误差已经减至0.01毫米以内,前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郑志明说,若要达到更高的精度,对他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有时要到恒温空调房内进行,因为在20-40摄氏度的温差下,一些金属因为热胀冷缩,误差就能达到0.01毫米。这可真是个精细活儿。

郑志明手工钻孔和锉削,孔与孔的距离精度能做到0.03毫米,锉削精度能做到0.005毫米,属于顶尖高手之列。据介绍,普通钳工的锉削精度可以做到0.1-0.05毫米之间,其中约1/10的人能做到精度小于0.05毫米,而精度能进入千分级,恐怕就是万人中才有一个了。

“在机械行业,正负0.01毫米的误差已属于高精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5至1/10。”郑志明说,最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减速器等高要求的部件中,才会有高精度的要求,这种高精度更多用于飞机、航天和国防等方面。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钳工技能只是郑志明的基础技能之一,他现在已经会综合利用车、铣、钳、磨、热处理、电火花等方式,来制作和加工难度大或更高质量的零件,并在此之前,先设计制作出加工零件的夹具或设备。

“你以为汽车左右两个轮子之间是完全平行的吗?不是的。”郑志明乐呵呵地介绍,两个汽车轮子安装的时候,纵向和横向都有约1度的倾角,要想让车轮以这样的角度安装并且稳定住,与车轮贴合的金属面必须是带角度的,这就需要在零件加工时,将这个面削出精确的角度。

就像拿刀切东西时手不能抖,在削这个有角度的平面时,削割工具首先要能稳住。能稳住切割工具的,就是成套的夹具或者设备,它们也是由众多零件组装起来的,每个关键零件的精度都要达到0.01毫米,其余零件精度约0.1毫米,努力把误差减到最小,这样才不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类似堆积木。郑志明举了个例子:如果用完全相同的积木堆高,理论上积木就能堆得无限高。而实际上,大家往往堆到一定高度就垮了,因为每块积木摞上去的时候,都会有一点点误差,误差累积之后就形成了更大的误差。

每年创千万元产值

去年,郑志明带领的30多人的工作室,交付给企业的零件加工夹具或设备186台(套),未交付在制作的还有200多台(套),创下2578万元的综合产值。郑志明说,因为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快,对零配件的要求更新换代也快,因此加班加点是常事,不过他觉得很充实,因为他热爱这个工作。

“我以前从没想过我会取得如今的成就。”郑志明坦言,当年他选择读职业高中,是因为自己学习成绩太差的无奈选择。但接触到钳工这个领域之后,他觉得学起来很顺手,就像小时候精心制作自己的弹弓、木枪等玩具一样,对金属手工钻孔和锉削等兴致勃勃,很有悟性。最终,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郑志明说,他的成功靠的是悟性、兴趣、时间积累,还有他爱学习的好习惯。如今,别人设计的零件加工设备,他只要看懂原理,回来他就能按自己的设想设计出来。20年的从业经验和学习,在他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系统性知识。

新闻推荐

柳东文化广场项目爆破启动预计持续3个月,将建成柳州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文化中心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通讯员赵向明)昨日下午,在柳州市柳东新区园博园附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让附近居民感觉有些疑惑。记者了解得知,这原来是柳东新区文化广场在进行爆破施工。据悉,爆破预计要持续3个...

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