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瓦罐房凝固的旧时光 在柳州一个叫“黄岩”的地方,人们用废弃陶瓷砌成房院,生活虽苦却难舍家园

南国今报 2013-04-21 17:45 大字

当年陶器社时期修建的龙窑早已被填平,只有一根20多米长的烟囱被保留了下来,作为陶器社曾经存在的见证。64岁的吴水旺开了一家小卖部,生意冷清,无聊时,他一个人在玩扑克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下班回家,带回厂里用过的棉手套,给母亲用来引火。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借着破旧房顶漏下的阳光,在组装电瓷开关……她曾是电瓷厂的员工,厂子虽然没有了,但她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土地。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中,一条狗在守望。当年的一个厂房成为了韦师傅生产腐竹的小作坊。莫阿公在厨房里用吹火筒生火,准备做饭。架在柴火上的铁锅已用了30年。77岁的莫阿公当年花了1个月时间用瓦罐盖起来这房子。

2013年4月14日中午时分,77岁的柳州市民莫阿公在自家的厨房里生火,准备做饭。不一会,房顶上的烟囱升起了袅袅炊烟,阵阵香气从墙壁的缝隙中散发出来——这并非房子年久失修,而是因为这间屋子是用大瓦罐砌成的。

废弃陶瓷砌成屋

莫阿公住在柳州市柳北区维义屯一个叫“黄岩”的地方。这里是一片平房,住着百来号人。粗看起来,这个居民区没什么特别之处,一旦走进去,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碎瓦片铺成通行的道路,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芒;房前屋后瓦缸花盆里的花花草草,正趁着春天努力生长;瓦罐围成的小院子里,一小块菜地刚刚翻过土;白色的柱形瓷器被嵌入房子的墙壁,构成别具特色的透气小花窗;还有一座二层小楼,利用不同形状的小型瓷器搭出高高的白色拱门,极富异域风情……

更有甚者,不少房屋完全是用瓦缸和瓦罐筑成,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缸罐在黄泥的粘合下,层层堆砌成房子的四壁和门梁。远远看去,就像是一面展示着各种瓦缸的艺术墙。走近敲击,一声嗡响传出,证明墙上的确是一个个空心的瓦罐。

莫阿公的瓦罐厨房在这个坛坛罐罐、瓷器物件无处不在的地方并不稀奇。而且,当初用瓦罐砌房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供人欣赏。

曾经见证辉煌

1965年,柳州几个较大的陶器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了柳州市陶器社。1971年,陶器社转为柳州市陶瓷厂,主要生产水缸、瓦盆等日用陶器,随后又转向生产电瓷产品,并于1982年更名为柳州市电瓷厂,厂址就设在黄岩。

由于离城区较远,为了方便上下班,电瓷厂的职工就利用厂里淘汰的残次陶制品,在厂区周边盖起了房子,带着家人一起在此安顿下来。“在这里住起来和普通房子没什么不同,就是透光性不大好。当年这样的房子有几十间呢。”莫阿公说,当时,电瓷厂的职工多达300余人,产值一度高达907万元。

但是,电瓷厂的老人们会告诉你,这些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像这样完整的瓦罐房,数量不超过5间。“1996年的一场大水,把大多数房子都冲垮了。”

被洪水带走的历史

大多数柳州市民都不会忘记1996年7月19日。这一天,柳州遭遇了史上最大的洪灾。

“一楼的车间被淹没了一大半,好多人家的房子都被冲垮了。”回忆起当年的那场洪水,80岁的胡丽珍老人仍然心有余悸。因为厂区毗邻柳江,距离不过两三百米,周围又没有任何高大的可遮挡之物,洪水很快吞没了龙窑,吞没了车间,吞没了职工们的瓦罐家园。

如今,在这片居民区仍能见到当年洪水肆虐过的痕迹。只剩一面墙的砖房,塌了一半的二层小楼,没有房顶的瓦屋,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

莫阿公的瓦罐房没有在这场洪灾中倒下,当时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和其他人一样,搬进了政府和工厂重新搭建的安置房,瓦罐房被他当做厨房使用,只有做饭时才来。

新房使用的砖混结构不再像瓦罐房子那样经不起风雨,可元气大伤的电瓷厂却没能在历史的洪流中恢复过来。1997年电瓷厂停产后,很快宣布破产,并于2003年改制。

时间仿佛停留

时间仿佛在电瓷厂停产的那一刻凝固了。

窗台还放着工人的工作手套,上面满是黄土;生产设备仍旧杂乱地放在车间里,锈迹斑斑;墙上用红油漆书写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标语,仍醒目地提醒着现在的人们;厂区仿园林式的围墙残缺了一半,大门旁的一块黑板上,用粉笔书写的字迹隐约可辨,一边是“春节放假通知”,一边是“喜迎香港回归”,落款的时间都是1997年。

当年陶器社时期修建的龙窑早已被填平,只有一根20多米长的烟囱,因为太高难以拆除而保留至今。

除了一小部分厂区出租给别人做木材加工外,不少厂房、车间都另作他用。

昔日的工厂办公室成为88岁覃阿婆的住所;一个厂房成为了韦师傅生产腐竹的小作坊;瓦片已经掉落的车间里,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子借着阳光,组装电瓷开关……他们都曾是电瓷厂的员工,厂子虽然没有了,但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这片土地。

困境中难舍家园

今年64岁的吴水旺1992年在厂区门口开了一家小卖部,原本是副业,如今成了惟一的经济来源。

和吴水旺的子女一样,胡丽珍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外面打工,她一个人留在了厂区的安置房里。因为位置偏僻,胡丽珍每星期只出门一次,去到三四公里外的马厂桥头置办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搭乘三轮车的来回路费要20元。为了省钱,她和留在这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通常都是烧柴做饭。

由于不通自来水,大家就自己打井抽水。抽上来的水浑浊不堪,门口的大水缸就派上了用场。把水放在缸里自然沉淀后再用来洗衣做饭。

尽管生活如此不便,可留在这里的人们都不愿离开。他们要守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这是工厂仅存的最后一笔财富。

吴水旺对记者说:“不是我们不愿意出去,年纪大了工作难找不说,更重要的是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今报记者周育舟 陈枫/文 今报记者颜篁/图

新闻推荐

首届柳南区五金家电开仓节将隆重开幕家电品类齐全 价格优势明显

活动看台柳州市柳南区人民政府与南国今报主办的首届柳南区五金家电开仓节,将于4月29日-5月1日在京城商贸家电批发城隆重开幕。届时,市民将可以超低的批发价格购买到方太厨房电器、樱雪厨...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