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07岁老人:最近6年没进过医院 如今思维清晰,行走 、如厕 、洗头 、洗衣等都喜欢自理

柳州晚报 2010-08-26 07:36 大字

老人现在能一口气吃完一碗白粥□记者唐元贵“月亮光光好去玩,去到连塘天才亮;塘角水清好洗脸,塘心水足心欢畅……”23日,鱼峰社区的玉四妹用平南话演唱了近20首歌。记者从玉四妹的第二代身份证上看到,她出生于1905年5月3

日。她已经107岁(虚岁)

了!

喜怒哀乐皆成歌声

玉四妹唱歌都是用白话唱的,声音不是很响亮,最后还得由小儿子 、60岁的覃忠华来翻译给记者听。

“奶奶高兴的时候唱,无聊的时候也唱。”老人的孙女覃莲告诉记者,她上学前班的时候,奶奶都快80岁了,但还能天天接送她上学。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奶奶在什么时候都喜欢唱歌,“10岁前我不会讲白话,后来懂了才知道奶奶的歌都好好听的”。她告诉记者,奶奶没什么文化,但所唱的歌“绝对是信手拈来,喜怒哀乐都要唱歌,‘作词作曲 ’都是自己即兴的表演”,“现在吃过饭后,就坐在这里看电视,特别喜欢看动画片”。

不少老街坊都说,玉四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歌仙”。

喜欢自理爱吃扣肉

记者采访时,玉四妹正坐在一张椅子上,为方便吃午餐,儿孙说帮助她转移到宽阔的长椅上。但是她非常不情愿,最后她让儿子推一张凳子给她,而后独自慢慢挪着凳子转移到长椅上。“她反对我们扶她”。而在她开始喝粥时,儿子想去帮她端起碗来,也被她拒绝了。等热粥冷却过后,她端起碗一口气吃完了一大碗白粥。

虽然儿孙为玉四妹做好了辅助便盆,但直到现在,她仍然坚持到洗手间方便,去年底身体健康状况有所下降,但她 还能够推着凳子到洗手间,去洗脸 、洗头 、洗澡 、洗衣服。

“我要帮她洗,但她说,你们洗不干净”,覃莲还告诉记者,家里大概两个星期为奶奶晒一次床单,奶奶还有个习惯,用茶枯洗头。

“早餐吃一碗白粥,稀一点,热热的放上白糖。中午也是喝粥。”覃忠华说,母亲还有5颗牙齿,晚餐吃干饭,非常喜欢吃炖好了的扣肉和细碎的头菜,同时家人也会为她准备好一碗青菜汤。她不喜欢喝水,只在早上喝一点点。去年底以来,母亲瘦了些,生物钟也有些紊乱,现在有时候白天不吃饭,晚上11点12点,甚至凌晨两三点起来想吃东西,“只要她推一下凳子,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会做给她吃”,她还喜欢吃苹果 、梨子 、西瓜 、香蕉 、葡萄 、梨子 、龙眼等水果,“水果天天都吃”。

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覃忠华告诉记者,母亲喜欢帮助别人,“她要求我们在外面做什么都好,都不要与 别人争,更不能打架”。作为个体经营户的覃忠华透露,父

亲原来是广东梅县(现在梅

州)人,而母亲则是广西平南人,解放前就已经来到柳州。

受到母亲的熏陶,现在他做生意时,“别人有意见说大声了,我就小声跟别人说,然后将误会化解”。

覃忠华记得,一直在饮食店里面工作的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捡到顾客丢失的东西,她总会主动交给领导。后来因为饥荒年代有人偷吃食品,母亲被人栽赃并追究责任,但她不争执,默默地离开了食品店,走前只说了一句:“真相总有一天会搞清楚的。”从食品店出来后,玉四妹凭借自己在食品行业30多年的学习和积累,自己包粽子 、做水圆水糕等食品卖。覃忠华说,母亲的生意很好,由此有了些积蓄,即使是在饥荒年月,他们家的人也没有受饥挨饿过,“还经常帮助邻居”,“文革开始后,我妈要求家里人不要参加任何派别。”

经历苦难心态平和

文革过后,玉四妹带着大孙子在荣军路口卖水圆,卖得的钱自己不要,“钱都分给子孙们了”。

1972年,玉四妹的爱人去世,她的9个子女目前只有小儿子覃忠华在身边。覃忠华说,9人中在文革时期只剩下了3人,而他“都没有见过前面的6位哥哥姐姐”,但或许是母亲遭遇太多的苦难,所以她很少提起这些,她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生活水平低,医疗卫生条件差”。覃忠华说,母亲心态很平和,这就是她长寿的秘诀。

覃忠华一家子对老人的孝顺,在社区里是有口皆碑。

对此覃忠华表示,“这是做晚辈应该做的”。他告诉记者,他们2004年从屏山小区搬过来后,母亲就从来没有进过医院。

新闻推荐

风情港建设在提速 力争年底完成高层住宅裙楼主体工程

...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