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转变发展方式珍惜每寸土地 柳州市积极探索土地供应管理制度 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

柳州晚报 2010-06-25 08:11 大字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实地核查柳州市项目用地现场情况□通讯员冯蜜用地需要尊重客观条件

今天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 —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土地利用的变迁史。土地问题始终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但是,土地却是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又是一切发展的制约。发展必须以土地为条件,必须尊重这个客观条件对发展的刚性约束。

然而,许多人并不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他们认为,有许多好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必须热情服务,赶快拿地来。不管用地是否符合规划、是不是占用耕地,似乎只要发展需要用地,就必须给地,而且就要有源源不断的土地供应给他。

这种不讲用地限制条件的发展哲学,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近7年来,我国耕地减少上亿亩,每年减少千万余亩,而同期人口每年增加上千万。一增一减,人地矛盾更加尖锐。近年来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势明显,不能不说同耕地的急剧减少有关系。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三十字方针”,大力开展“七个年”活动,全面提升柳州市科学发展水平,加快“二次创业”和“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步伐,在当前土地国情市情下,只有一方面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 、安邦立国的根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才能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

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

实践证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当前柳州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管理制 度,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根据柳州市今年发布的土地供应计划,今年土地供应总量为1067公顷,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70.5公顷,占用地总量的6.%;基础设施、医卫、科教、机关团体等用地370.7公顷,占用地总量的34.7%。另外优化了住宅用地结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中小套型商品房等三类用地的计划供应量占到全年住房用地计划供应总量的71.17%。

此外,柳州市有关部门还采取了相应措施,严格工业用地定额指标管理,以控制用地规模。市政府出台文件规定,新建工业项目宗地的容积率不应少于0.8,建筑系数不小于45%,工业项目宗地内绿地率控制在20%以内;在土地审批前由市发改委严把项目用地预评估关,工商、财政部门严把注册资金到位关,土地审批中由国土部门严把供地关,重点加强交易和地价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指标,按照用地定额标准,从土地供应上制止了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用地审批和供应行为。

盘活存量土地,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一个途径。柳州市通过政府收购储备、鼓励企业搬迁改造、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清理、整合土地资源、调整用地规模等方式盘活了大批土地资源。如将位于柳北区白露乡原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630多亩低效用地纳入政府储备,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后,重新供应给急需用地的企业,缓解了柳州市一方面企业有地不用、另一方面企业无地可用的矛盾。

保经济发展不碰耕地红线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是关键,严格保护耕地是硬任务。柳州市相关执法部门近年来一方面加强了土地动态巡查力度,对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早发现、早处理,做到“露头就打,动工就拆”;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全面加强土地卫 片执法检查,着力构建“天上看得见、网上查得实、地上管得住”的土地执法监管新格局,从根本上遏制土地违规违法的高发态势,真正在柳州市营造出一个依法管地、集约用地的科学发展新天地。

2010年是贯彻中央“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实施“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的第一年,对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今年起深入开展“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坚定不移地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进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全社会弘扬科学的发展观和文明的用地观,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始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闻推荐

今年中考拉开帷幕 全市共有29362名考生赴考,三天进行完毕

市十五中考点,考前几名考生聚在一起聊天。(记者黎寒池摄)...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