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背上的“阿拉”传奇(下) —— 柳工人创下一个个“第一 ”的背后
杜长海一家三代人在欣赏柳工创建50周年画册。□记者赵伟翔张乘焕在柳州“一次创业”初
期(1950年至1980年),建设
于1958年的柳工就创造了许多个全国第一:第一台轮式装载机,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第一台高原型装载机,第一台井下装载机……现在,柳工又以一个“第一”让世界瞩目—— —装载机全球累计销售突破20万台,整机出口累计突破15000台,总销量全球第一,正向世界十强迈进。
这一个个“第一”的背后,最核心的就是技术攻关和创新。从创业初始至今,技术一直是柳工动力的核心。现在,在柳工,工资最高的是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
而柳工最初的技术力量和创新精神就来源于“阿拉”们—— — 上海老工人。如今,柳工人这样评价他们:“上海老工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代表着当时柳工所有优秀的技术工人。柳工最初的优秀技术工人几乎都来自于上海华钢厂,这些人成为了后来人的“师傅”。他们是柳工的技术根源,为柳工培植了优秀的“技术基因”,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为柳工积累下宝贵的技术能力和技术传统。
本篇我们将聚焦这群老工人和他们的接班人,展现柳工“一次创业”的精神源泉和深远影响。
举家迁来柳投身创业潮
1958年10月,20岁的杜长海一家子从上海出发,与许多“阿拉”一起,辗转河南洛阳,然后来到柳州,至今先后有4代人在柳州生活,3代人在柳工工作—— —杜长海的父亲杜春华
(已故)是一名冷作工,来自
洛阳工程处。这个工程处的工人大都是上海基地派遣来的“阿拉”。与杜春华一批的张元刚回忆说,从洛阳同来的“阿拉”是一支技术全面 、经验丰富 、在国内现场施工中很有名气的金属结构施工队伍。这支队伍参加过淮河治理工程 、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 、洛阳拖拉机厂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记者了解到,柳工创业初期,50%以上的职工来自上海。
杜长海一家当时是举家迁柳—— —祖母 、父母,还有弟 、妹一同前来。杜长海还记得,创业初始的艰苦一直持续了很多年。特别是在1960年至1962年,物资严重缺乏,物价飞涨,逼得职工培养小球藻,吃人造肉,营养严重不足,患浮肿病的达500多人。
在厂生产任务不足和生 活艰难下,柳工人开始自力更生,在坚持主线情况下,一部分人开荒种地搞农副业生产,一部分人招揽生产任务搞小农具 、小商品,进行生产自救。
杜长海原来是汽车驾驶员,后来为了后勤需要,被分到柳工自办的农场工作,曾任过场长。
1984年,17岁的杜勇走进冷作车间,接过了爷爷的活计。说起祖辈“抡着锤子搞建设”的往事,杜勇觉得自己幸福多了。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柳工进行大规模技改,等离子切割机 、水下切割机 、千吨油压机等先进的设备先后进入了冷作车间。
“现在,加工中心连天上的飞机零件都可以精确打造出来。”杜勇说,手工时代已经过去。
现在,除了杜勇,杜长海的大儿子杜明 、女儿杜琴都在柳工工作。杜长海的妹妹杜长英的两个儿女也都在柳工。
杜长海说,他一家子都没有什么光辉的事迹,只是普通的工人,做着普通的事,但他为自己能在那样的大时代里投身到柳州机械产业轰轰烈烈的创业中深感自豪。
持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1966年末,柳工有职工1008人,其中50%多是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分来的。在50多名机工加工技术工人中,6级以上技术等级的工人占半数。其中,张龙涛 、项守厚 、周继兴 、卫士金 、庄百练 、王龙生 、姜金德等8位工人技师还因为技艺精湛被誉为“八大金刚”。
这些“金刚”们从柳工建厂初期就有不俗表现,柳钢两座255立方米炼铁高炉就是他们打响建设柳州的第一炮。
但那时,他们经常是好刀无处使,直到1965年春天—— — 当时,已经调到一机部五局担任规划处处长的李郁为柳工争取到生产装载机的任务。为了确保成功,李郁再次踏进了柳工,再次担任柳工党委书记兼厂长,领导这批上海工人披荆斩棘。
装载机项目和李郁的归来给柳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即使在10年“文革”,李郁仍坚持带着这些“金刚”们千方百计地排除干扰,全力推进装载机研制。
1966年国庆前夕,柳工人克服重重阻力将Z435轮式
装载机试制成功。
1968年,柳工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 —很多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配件和生产设备都被技艺高超的上海老工人手工制造出来,使Z435最终在1968年通过国家鉴定,这是我们国家首台通过鉴定的装载机。
“没有李郁就没有装载机;没有装载机就没有现在的柳工。”老柳工邢风如此评价那台装载机的重大意义。
柳工人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这样说:“上海工人”与李郁的领导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二元式”的组织结构。这种“二元式”的结构发挥着老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和协调能力,发挥着“上海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这是“上海工人”一种与生俱来的优秀素质。
多年来,老“阿拉”们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柳工现任董事长王晓华在总结柳工经验时说,柳工之所以在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始终站在前列,没有被跨国公司挤垮,就是因为柳工有3到5个核心技术。柳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对手赶超的难度就越大,附加值也就越多。
这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老“阿拉”隐退留宝贵财富
为柳州工业发展默默奉献着的老“阿拉”从历史舞台退出后,还给柳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 他们优秀的接班人和创业精神。
市长郑俊康,祖籍浙江宁波,其父母也是1958年从上海到柳工的创业者。大学毕业后,郑俊康也曾在柳工工作多年。
作为“阿拉”的后代,郑俊康说起父辈们为柳州打造工业基石的历程,用了“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8个字来概括。
他说,在“一次创业”的进程中,1966年柳州市工业 基本框架形成之后,国家再也没有重大工业项目落在柳州。如果说柳州工业总产值从解放初期1950年的943万元迅速增长到1966年的3.6亿元,是得益于国家规划布点的话,那么此后的40多年里,无论是1978年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 、1992年突破100亿元,还是2006年突破1000亿元,更多的则是依靠柳州人民的自强自立 、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这40多年,正是通过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才成就了今日柳州的工业地位。艰苦创业 、自主创新是柳州工业“一次创业”的灵魂和主线,也是柳州市工业发展的精神脊梁和宝贵财富。
2008年柳州市实施“二次创业”后,2009年,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又一举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
市长寄厚望关爱企业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俊康对柳州市企业家和产业工人充满了期望。
他说,柳州市是一个适合企业家成长的地方,就广西来讲,没有哪个城市像柳州这样有这么多政府官员是从企业出来,或是有企业背景的。从市一级领导,包括我们的部委办局,许多领导都是从企业出来的,因此,企业获得的支持是全方位的。
过去我们拥有生产型和技术型企业家,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但现在和将来我们更需要复合型的企业家。因为,随着企业做大后,我们的企业家还需要有世界的眼光,才能走得更远。
在郑俊康心目中,企业家是领头羊,一个好的企业家,可以把一个企业救活,可以带领一大帮人致富,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财富;一个不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把一个好的企业糟蹋掉。
“我们柳州市的各级领导,一定要多关心企业家 、爱护企业家 、支持企业家 、保护企业家,让他们成长起来。”郑俊康说。
此外,郑俊康还希望大力培养大量的产业工人,“这也是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力度的原因。”郑俊康说,柳州现在越来越受重视,包括来自自治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柳州市是一个制造业的城市,不是沿海城市,也不是资源型的城市。因此,作为一个制造业城市,支撑柳州工业的就是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以及一个好的氛围—— —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浓郁,这是根本。
这样的氛围我们要保护好,就像保护一潭能酿出美酒的水源,不让它受到污染,才能随时酿出一坛坛工业“美酒”,在“二次创业”中,实现“产业升级”,建设工业名城,努力永保“柳州工业广西第一”的地位。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