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 拼音字词

柳州晚报 2010-03-15 11:36 大字

【中考重点知识】

一、拼音

1.近几年中考对语音的考查,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对汉语拼音规则的掌握。

(2)要求掌握七到九年级六册

课本中的生字词读音以及3500个常用汉字的读音。具体说来,要辨识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和易读错字的读音。另外,要求在朗读现代文和古文时注意节奏,注意停顿、轻重音的读法等。

2.从题型看,近几年柳州市考试此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赋分2分。

3.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1)习惯性误读。如“符合”中的

“符”不读fǔ,应读fú;“粗犷”中的“犷”不读kuàng,应读guǎng。

(2)多音字误读。如“处理”中的

“处”不读chù,应读chǔ;强迫”中的“强”不读qiáng,应读qiǎng。

(3)形声字误读。如“狭隘”中的

“隘”不读yì,应读ài;鞭笞”中的“笞”不读tái,应读chī。

(4)形近字的误读。如“荼毒生

灵”中的“荼”不读chā,应读tú;修葺”中的“葺”不读róng,应读qì。

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有错误的一项是(2009年

柳州市语文中考试题)

A.

率  领(shuài眷  恋(juàn)踱  来踱去(duó)

B.

呵   护(hē) 钦   佩(qīn)推  陈出新(tuī

C.

眺  望(tiào) 潜  伏(qiǎn)

辅  相成(pǔ)

D.

跻  身(jī 朦  胧(méng) 

孜  

孜  不倦(zī

分析:C项“潜伏”中的“潜”应读为qián,“相辅相成”中的“辅”应读为fǔ。故答案为C。

二、汉字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 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2.中考命题特点:从题型看,近几年柳州市考试此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赋分2分。

3.了解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括号内为错误的字)(1)笔画错误。如:

步  伐、武  装、钢琴  等字易多加笔画。

(2)音同或音近致误。如:提纲(题) 贡献(供) 部署(布)(3)形近致误。如:崇  敬(祟)

敞  (敝)(4)义近致误。如:披星

戴!月

(带)掠%夺(略)(5)音、形、义都相近而致误。

如:急

躁+(燥)泄-密(泻)穿0插(串)

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

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009

年柳州市语文中考试题)A.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B.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  璜L富于艺术魅力。

C.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D.是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  付o困苦的生活。

分析:此题考查同学们辨识并改正句子中错别字的能力。仔细审查各选项就会发现B选项中的“璜”应为“潢”,故正选答案应为B。

三、词语成语1.复习要点:(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

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

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

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

词。

2.解题关键点:(1)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对词语的发现和积累;

(2)抓住整个句子,由整体到局

部,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明确关联词的搭配及其特

点;

(4)解答成语题,要了解成语的

出处、结构类型、感情色彩等基本知识,并透彻理解成语的意义;

(5)要根据词语具体的语境,从感情色彩(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语体色彩(如“出租

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

语)、文体色彩以及语义的轻重(如

“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大

小范围(如“战争”、战役”和“战斗”

范围由大到小)和虚实需要等等,来对同义词或近义词进行辨析。

3.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如“告别时,这位

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

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如“虽然他是

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如“正因为他

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崇高理想有误。

例3.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

极为,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

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的一个角落—— — 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

热诚地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 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A 宽敞敏感 告诫B 宽敞敏锐训诫C 宽阔敏锐 告诫D 宽阔敏感训诫分析: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用“宽敞”;“敏锐”、“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观察力”、“眼神”等搭配,而“敏感”一般同“神经”等词搭配;“告诫”和“训诫”两词同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A。

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09

年柳州市语文中考试题)A.一旦打开心灵之窗,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就能扣Y人[心)弦。

B.每到夜幕降临,柳州的小吃街便人[声X鼎g沸h,那场面十分壮观。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t饱u眼v福w。

D.柳州电视台的“摆古”栏目办得惟妙  惟~肖  ,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答案:D。惟妙惟肖”是用来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典型练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

项是()

太平盛  世千差  万别弹  丸之地 和衷共济

A.chénɡchātánhéB.hènɡchādànhéC.shènɡchàdànhuòD.chénɡchàtánhuò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搪

塞  (sāi 卑劣  (lüè) 哀

悼  (dào)名讳  (huì

B.

玷  污(zhàn) 驿  站(yì瞥  见(piē) 逊  色(xuèn)

C.

溺  水(nì 匿  名(nì诘  责(jí 讹诈  (zhà)

D.

缄  默(jān) 干涸  (hé)畸  形(jī 歼  灭(jiān)

3.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

一项是(2008年柳州、北

海市语文中考试题)A.粗犷 静谧 天翻地覆世外桃源B.虬枝 猝然 言简意赅出其不意C.纯粹 祈祷 受益匪浅心旷神怡D.娇健 惊惶 再接再励滔滔不绝4.依次填入下列的词语,恰当

的一项是()

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海,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条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观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

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  只  语',含蓄浓缩。

B.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

至/沓1来S,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C.在眼前出现一位纳西族老太太,那张脸上已有不少皱纹,一身纳西族的装束却穿戴得一  尘A不  染!。

D.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D口E雌F黄G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答案

1.B2.D3.4.B5.B

(李语)

新闻推荐

毕业生“情迷”网络招聘会 网上求职省时省力,但应跟现场招聘多结合

(资料图片)...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