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明祭扫透视系列·从清明祭扫看柳州市公墓建设(下) 公墓人文化体现双重尊重

柳州晚报 2010-03-25 11:21 大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葬礼是人生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清明等节气世人对逝者的祭扫活动,则是人们对生命意义的肯定和延续。随着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殡葬服务也提出了个性化要求。“身后事”对现在人来说,不再是禁忌话题,殡葬服务也走向更精致化。公墓在人文化、园林化等概念的背后,是世人观念的变化。柳州市公墓行业人士认为,提倡新的殡葬和祭扫方式,是对逝者和追思者的双重尊重,是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包容尊重。简单来说,殡葬文化的观念转变,需要公墓等相关行业机构首先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殡葬形式和服务,需要的是实际行动。

□记者陈熠现代观念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据民政部估计 ,我国每年的殡葬消费达上百亿元。令人忧虑的是 ,很多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 ,在殡葬消费的背后隐藏着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由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殡葬用品时很少计较价格 ,导致殡葬用品质价不符 ,价格虚高。

同时 ,消费者过度消费行为 ,也造成了自身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现代殡葬观念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怎么办?树葬、草坪葬、花坛葬这些“绿色”概念的墓葬你能接受吗?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一些市民 ,令记者意外的是 ,如今人们对此不再那么避讳 ,无论是传统观念还是现代思维 ,都对这个问题有坦诚的回答。

在柳州市某企业做车间副主任的黄建勇说 ,不用担心 ,我们传统的土葬改革为火葬 ,这么难的事都变过来了 ,得给大家留点时间。“无论什么新鲜的思路 ,能否搭准人们心里在想什么是很重要的 ,安葬的形式和拜祭方式如果和墓葬一样让后辈们找到追思的‘感觉 ’,选择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市民王先生说:如果能让在全社会有号召力的人或有示范意义的人比如英模先烈、名人选择绿色的殡葬方式 ,也会影响普通人”。王先生的这个观点 ,月山公墓曾经做过尝试:几年前 ,有一位革命前辈的家人到月山公墓咨询墓位相关事 宜。公墓方认为这是一个让龙城市民了解绿色殡葬的好机会 ,便给家属介绍了一些新的墓园形式 ,并建议家属可以给逝者树立雕像、做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雕塑墓位。但最后家属还是放弃了这样的尝试 ,选择了传统墓位。月山公墓负责人表示 ,由此可看出 ,尽管大家对绿色墓葬有所知晓 ,但还是缺乏进一步的了解 ,最后在选择上还是会趋向于传统。

柳州市公墓“三位一体”的设想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虽然有差异 ,但有着最基础的共同点:追思逝者。有了这样的文化心理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人文墓园的营造是有基础的。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 ,柳州市有条件的公墓要实行“三位一体”的建设与改造 ,将公墓建设成为“公园 、庄园、陵园”,不断地绿化、美化、人性化 ,最终形成新的殡葬文化 ,成为“生命教育基地”。而今后的公墓建设将禁止砍伐 ,节约土地 ,保护生态。特别要强调的是公墓的公益性与社会和谐 ,要能够解决困难群体的身后之忧。

月山公墓负责人表示 ,有关部门对公墓建设的要求 ,恰好体现了今后公墓必须走人文墓园和生态墓园之路 ,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节约的方式将越来越普及 ,而公墓的整体环境和功能也向园林化和公园化靠拢。为此 ,月山公墓已提前作好了规划 ,逐步加大投资进行现代墓园改造。

公墓对逝者和世人都有独特意义

月山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实公墓是一个独特的纪念场所 ,人们能在这里追寻名人的足迹 ,思考生命。上海的福寿园、滨海古园、海湾寝园等公墓内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不过他表示 ,并不是所有的公墓都具备条件转变为公园的 ,有条件的公墓可以进行探索 ,但必须以节约土地为前提。”而一位心理咨询师则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公墓的环境比较清净、安静 ,没有都市的嘈杂 ,人在这样的情境下容易放松 ,有利于减压。

他们的观点概括起来即是:人文化的公墓不仅对逝者有着重要意义 ,更是世人精神需求的重要场所。因此 ,陵墓艺术化的水准就是一面镜子 ,从中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我们不禁反问自己:是不是早该革除陈旧落后的观念 ,让文明的殡葬文化和陵园公

园化取而代之? (全文完)

新闻推荐

铁路上玩耍很危险

...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