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故土却不甘平凡 专访作家廖献红

柳州日报 2020-11-01 09:50 大字

“翻看廖献红的散文,一股颇具有辨识度的地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她的文字不只是地方风物的记录,也不只是人文地理的展现,激活了人文精神。”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王迅这样评价廖献红。

廖献红,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市第二届、第三届签约作家,多篇作品刊发于《民族文学》《山花》《黄河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

日前,廖献红接受记者采访,与记者畅谈心路历程,分享创作心得。

“我是靠写文章改变命运的”

廖献红出生在鹿寨县的一个小乡村,父母、兄姐均不热爱文学,她的成长环境与文学相差甚远,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与写作结缘。16岁那年,廖献红把到家乡“赌博式卖猪肉”的现象写成新闻,投稿于《桂中日报》并成功发表。这意外的收获也敲开了廖献红的文学之门。

1994年,还未满19岁的廖献红到鹿寨一所山村小学当一名代课老师。“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经常遭到社会青年的骚扰。”谈到第一份工作,廖献红还记忆犹新。贫瘠的小乡村,看不到未来的代课生活,单调无聊,于是在业余时间,她把心思放在读报、写新闻报道上。廖献红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靠写文章改变命运!”

下定决心后,廖献红开始把自己的生活一笔一画地在方格信笺上写下,又托人把文章送到县城里的邮局处。在一封封的稿件往来中,廖献红的文章越写越好,她的名字逐渐被更多的人知晓。就这样,廖献红被调到了乡镇小学当代课老师,这一干就是8年。2002年,她辞去代课教师这一职,到县城成为《鹿寨报》的记者,之后再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政府机关做秘书,最后在文旅部门工作并成为一名业余作家。这一路走得很辛苦,但也因此造就了廖献红不甘平庸,勇敢创造和不断突破自我的个人气质。

写作要秉持一份“纯粹”

步入中年,廖献红走到了管理岗位。日子过得平淡无奇,她想到了她年轻时的文学梦。“文学,这个年轻时旖旎的梦,在我步入中年,渴望从平淡的生活海洋中出逃时,它成为我唯一的救生圈。”廖献红说,唯有文学创作才能把自己救赎。2013年,她开始希望通过写作改变当前平庸的生活。与年轻时为了改变命运不同,中年时的廖献红写作多了一份纯粹。

廖献红说自己是一个在写作上晚熟的人,虽然当过很多年的记者,但真正进入纯文学创作时却找不到门道。于是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上。2016年,廖献红参加了柳州市文联举办的首届作家班,这是她第一次聆听到关于纯文学的创作讲座,这令她大受启发。2017年开始,廖献红陆续有长散文在省级纯文学杂志上发表。今年8月,廖献红的第一本散文集《鹿寨图谱》正式出版,它以鲜明的鹿寨地域风格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

扎根乡土让作品有“时代温度”

和其他靠体验生活来创作的作家不同,廖献红写的是自己的生活。“写作应该贴着地面,有自己的体温。”决定书写鹿寨历史人文后,廖献红依然在这个熟悉的生身故乡去走访、发掘、努力触摸到鹿寨最深处的灵魂,再以朴实的文字描绘它的气质。

廖献红的笔下以地理人文、山川风物来呈现人与自然之形,于无声的美景、真情的成长故事带给人们一种足以净化灵魂的诗意、细腻与温婉。在其散文《仁里之仁》中,她把“仁义”二字寄托于艺术形象上,道出了仁里人孝道、诚信、仁义的种子,为仁里这个古村落增添了仁义色彩。

通过大量的采访,廖献红在《和居中渡》中破解了中渡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依然能安然自若的奥秘:中渡人慢节奏生存方式是古镇居民与生俱来、难以割舍的文化基因在他们意识中发酵……她从武庙祈福、和家宴、响水叠沓瀑布等风情民俗与自然景观入手,对传统与现代、人类与自然等关系范畴提出了思考,也是一方水土的风物志,给社会留下历史的印记。

“只有创作才能把我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做回真实的自己。”廖献红笑道。《鹿寨图谱》刚出版不久,廖献红已经收拾好心情,工作之余,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新的创作。“你现在完成了青年时的梦想了吗?”“还没有,我依然在路上。”被文学俘虏的廖献红正是靠着骨子里不甘平凡的执着,一步步走向文学殿堂。

本报记者 蔡婉君

新闻推荐

猖狂!有人在柳江非法电鱼 渔政部门表示将加强巡查,并呼吁市民积极举报不法行为

↑网友拍摄的疑似有人在柳江电鱼。工作人员日常巡检,在渔船上发现疑似连接电鱼设备的线缆。记者覃乐维近日,有网友向“晚报...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