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龙城促发展 人水和谐利民生 纪念2020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暨柳州市水利工作综述

柳州日报 2020-03-23 11:45 大字

一江碧水穿城过(资料图片)记者黎寒池摄市水利局“3·22”水法宣传暨慰问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活动开启。水政执法工作人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遏制非法采砂。落久水利枢纽。(龙溪公司供图)冲锋舟驾驶编队开展日常训练。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水利局提供)

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在这个特殊的三月,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将印有节水知识的防疫用品发放到共建社区及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采取短视频、有奖知识答题等形式,线上宣传节水、防疫相关知识。

今年,市水利局继续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深入推进河长制,引领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和爱护水的良好风尚,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一千多年前柳宗元诗中的柳江;“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是现如今柳州人眼里的柳江。阳春三月漫步柳江畔,低头可见清澈的河水,抬头便是吐蕊的洋紫荆,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一幅人水和谐的柳州画卷缓缓铺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背后,是柳州市水利工作者勠力治水的不懈努力。

●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

一水穿城过,曲似九回肠。穿城而过的柳江两岸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众多精心打造的城市景观和依水而居的柳州市民。

十一年前的7月5日洪峰过境,洪峰水位89.64米,超出警戒水位7.14米,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大、柳州市城区防洪堤工程始建以来第一大洪水。这次洪水过程中,柳州市投入运行堤防24.75公里,泵站累计运行台时679小时24分,抽排内涝洪水619万立方米,减少城区受灾面积约18平方公里,避免近40万人口受灾,减少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约21亿元,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柳州市经济社会建设成果,体现了防洪工程的巨大作用。

“十四五”期间,市水利局将对已建成的25座泵站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操控”的现代管理模式,同时规划建设园艺场堤、乐龙堤、响龙堤、洛维堤、月山堤、沙塘堤等防洪工程,全面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

●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3月,波光粼粼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安村长赖屯贝江河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确保在建的广西落久水利枢纽工程于年内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发挥防洪效益。同样忙碌的场面还出现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现场,这两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成后联合调度,与主城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堤库结合”,使柳州市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治水利民,用水于民。广西落久水利枢纽工程将建设成为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性工程,计划2020年12月建成并投入运行;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将建设成为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程已于2019年9月6日开工建设。洋溪、落久通过对柳江年径流的调节,可相应提高柳江中下游及沿江县城融安、融水、柳城的防洪标准。同时,洋溪水利枢纽将建设Ⅳ级船闸(500吨级),可兼顾通航1000吨级单船,渠化航道,参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北线通道,带来国民经济效益。

●水库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聚奔流为平湖,引激湍入万户。水库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在防灾、兴利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018年底,柳州市完成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市301座小型水库的权属明确为国有,并由县级人民政府落实水库的管护人员及经费,管理工作专业性、可靠性大大增强。

其中,柳州市鹿寨县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工作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经费落实率均达到100%,明确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等“三个责任人”,积极探索出社会化、专业化的创新管护模式,如聘请当地农村家庭的“夫妻档”“父子兵”作为管护人员的“家庭式值守模式”。

2019年,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级示范县的创建工作,鹿寨县经推荐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名单(广西仅2县列入),标志着柳州市水库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流保护和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清源为本,治理为先。深入推进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强河道监管力度,对保护柳江母亲河而言至关重要。

2019年,市河长制办公室对“柳州(山水柳州)国际游艇帆船码头违建小楼”“柳州市摩托艇协会浮动平台上违建房屋”两个涉河违法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清除行动,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河长制由“有名”向“有实”转变。为精准发力整治乱采现象,由柳州市牵头与来宾市河池市建立三市联合采砂管理机制,同时融合互联网+,率先在全区建立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并纳入自治区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柳江重点河段敏感水域实时动态监管。

2019年,柳州市除完成自治区要求的27个重点“四乱”问题和196个一般“四乱”问题的整治工作外,还坚持边改边查、边查边改,销号512个新增“四乱”问题,销号数量在全区位列第一。

●多措并举构建农村供水体系●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以前吃水要看天,夏天的时候经常井就干咯!” 鹿寨县鹿寨镇独羊村独羊屯村民韦庭胜回忆,接着他又笑了,“不像现在,打开水龙头就能有干净的自来水喝。” 2019年9月26日,鹿寨镇独羊村独羊屯水质提升人饮工程使当地老百姓彻底告别“望天吃水”的难题。2019年,柳州市已建成比较完整的农村供水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34%,集中式供水率87.54%,农村群众吃水有了安全保障。

细水长流,源源不竭。老百姓喝上了好水,还要喝得长久。为改变部分农村饮水工程“有人建,无人管 ”的现象,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有机构和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在市水利局的监督指导下,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县(区)已全部落实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同时开展水质检测,水费收缴宣传培训,日常管护指导等工作,让农村群众喝“放心水”,交“明白费”。

●全面从严水资源管理 强化水土保持监管●

水是生命之源,2018年,柳州市在全区2018年度各设区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排名第二,2019年各县区考核等级均在良好以上。柳州市按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2019年柳州市辖区19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12个自治区级水功能区、与来宾市交界3个跨设区市河流交界断面、6个县级以上城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为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市水利局开展的节水宣传活动不时走进校园、社区和乡镇。目前,柳州市共有5家企业建成节水型企业,鹿寨县、柳江区先后于2017年、2019年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鹿寨县入选水利部65个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土是生存之本, 2019年柳州市全面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利用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的建设。同时,柳州市积极申报并实施了两项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一项自治区部门预算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充分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现有植被,并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助力柳州市脱贫攻坚的步伐。

●严抓水政执法 守护碧水蓝天●

一江碧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爱护,更需要水政执法工作来守护。凤山至白露河段的非法采砂在去年11月有抬头趋势,市水利局会同相关县区水利局建立联合巡查机制,从上下游同时出发、随机检查,联合执法巡查及夜间驻点,有效遏制非法采砂。

水行政执法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提升水行政执法能力,市水利局制订了《关于开展水行政综合执法方案》,建立了案件集体讨论、河道巡查、水利规费征收等制度,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监督,提高办案效率。在案件处理完毕后,市水利局将相关内容公示上网,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加水政执法工作透明度。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市水利局共办理水事违法案件37件,罚款67.7万元,加处罚款7.5万元,为保护国家的资源和柳州市的碧水蓝天做出贡献。

●早准备提效率确保安全度汛●

为确保安全度汛,保卫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的各项准备工作走在汛期前。

早准备,强培训。市防汛机动抢险队认真做好防汛仓物资的盘点,完成冲锋舟机头等全部防汛抢险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以保证防汛抢险设备及防汛储备物资的100%完好。2019年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做好防汛冲锋舟驾驶技术及水上抢险救援技术培训工作,共计完成500多名冲锋舟机手的培训任务,海事局实操考核合格率100%。

提效率,战涝灾。为确保及时接到防汛抢险通知,在最短的时间集结防汛抢险救援队伍,2019年4月1日至9月30日,市防汛机动抢险队严格执行二十四小时无缝对接防汛值班制度。在此期间,抢险队共执行抽水排涝任务6次,出动抢险队员累计108人次,连续抽排水作业时间累计205.5小时。(宋美玲)

3月22日至28日,市水利局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柳州市水利局有奖问答活动”,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具体参与方式详见柳州市水利局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鹿寨县防疫脱贫“双线作战”? 柳州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报道之十

项目工地奋战正酣,工厂车间机声隆隆,乡间田野播种希望……初春的鹿寨仍有寒意,但全面复工复产的生产一线却是一幅幅热火朝天...

鹿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鹿寨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