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寻找城市的记忆
他们是打开尘封历史、解读历史、实证历史的人,他们的辛苦鲜有人知。6月4日,记者走近他们时听到铿锵有力的回答:“吃不了苦,考不了古!”他们就是市文物考古队。这支队伍有9人,在编3人。他们长年累月和泥土、烈日、风霜打交道,于废墟处挖掘寻觅,捧举辉煌,展示柳州5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2000多年的文明史。
考古人要一直在行走中,在崇山峻岭或山丘平原中寻找古代遗存,靠脚一步一步去丈量历史。目前,柳州市调查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1277处(包括新发现的65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柳州市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苦,真的苦。”说起在市考古队工作10年,现任队长潘晓军轻描淡写地说,每一次发掘都可探讨、有新鲜感,并完成对历史记忆的佐证,虽然苦,但值得!不过这种苦是很难忍受的,他记得以前队里曾有一名女队员,有一次在野外挖掘时,尿急找不到地方,只好让一名男同事转过身以背当墙解决问题。后来,这名女孩忍受不住这种苦,考研去了。
也有不少想破译历史留下的密码,怀揣着耀眼理想的新人不畏艰苦入列。刚加入考古队一年多的王普生说,漫山遍野地寻找历史,既是体力活也是细心活,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去年,为配合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他们在鹿寨县江口乡大村古墓群进行考古勘探,三人各拿一把勘探铲并排行走,每间隔3米打一个洞,拉网式排查,把目标山野全走一遍。发现有文化层后,缩小范围,每2米、每1米、每0.5米打一个洞,最后准确定位。
挖下去,刚好就是一座古墓的墓门。一个勘探铲有10多公斤重,挥三下,手肯定起泡,干一天,泡必破,第二天干活即使是带着手套还是感觉到疼痛。他们只要想到浩瀚的历史在勘探铲下一点一点拂去尘埃,古今对话,传递出历史的温度,值了!潘晓军说,柳江人遗址的发现,证明5万多年前此地曾经有一群柳江人居住;距今2万年至7000年的鲤鱼嘴遗址发现大量的螺蛳壳化石,证明柳州人自古就喜欢吃螺蛳;在柳江沿岸发现距今7000年至6500年的响水遗址,证明了当时的柳江两岸土地肥沃,人类走出洞穴,以捕鱼打猎为生,建房子、种庄稼……这些带着温度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柳州自古以来就是宜居之地。
据史料记载:“自汉武帝时期西汉朝灭南越国建潭中县城以来,柳州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最早建城驾鹤山下;唐柳宗元治柳,教化民众。”让考古队员们奇怪的是,史前(有文字记载以前) 这片土地人类活动频繁,但目前柳州市甚少夏、商、周至秦朝的历史资料。
考古专家猜测,会不会是古代柳州远离政治中心,又有五岭大山隔断了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这一切历史迷雾有待他们去拨除,以帮助这座城市恢复历史的记忆。
日报记者陈健明
新闻推荐
荣获“广西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的鹿寨县,县城绿化覆盖面积492.9公顷,绿化率达40.7%。县城共有“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35个。漂亮的园林小区为市民提供了优雅的生活环境。上图为...
鹿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鹿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