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渠一夜起泡变酸 鱼塘肥鱼陆续翻肚 塘主:是附近工厂闯的祸;工厂:不可能对外排污

南国今报 2021-01-19 13:44 大字

面对打捞上来的死鱼,韦安日的心情十分沉重。 扫码看现场视频 及更多图片

今报记者许如君文/图

1月18日一大早,在柳州市柳江区三都镇着山村拉寨屯,72岁的韦安日又一次来到自己的鱼塘边,用捞绞把塘里的鱼一条条捞上来,脸上没有半分丰收的喜悦,因为捞上来的全是死鱼。

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了3天,他捞起的死鱼已有上万公斤。

1

异样的泡沫

韦安日在屯里承包了4口大小不一的鱼塘。他看中这些鱼塘,是因为有一条水渠从塘边流过,他可以引活水入塘,塘水常年流动,鱼的品质自不必说,每每都能卖上好价钱。除了养鱼,他还在塘边养些鸭和鹅。

1月15日上午,韦安日和往常一样,来到其中一个鱼塘边的鹅舍照料鹅仔,顺便看看鱼塘。塘里的鱼普遍已经长到1公斤上下,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上市了。

“坏了!”韦安日一到鱼塘,便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酸味。跑到鱼塘入水口一看,平常清澈的溪水正泛着泡沫。

此时,采取任何措施都已于事无补。当天,鱼塘里的鱼就陆续翻起了白肚。

2

不停地打捞

令韦安日略感欣慰的是,不断流动的溪水正在“自我修复”,逐渐变回原来的清澈状态。但这也没能止住塘里的鱼不停死亡,他只希望新水能快点冲淡塘里的酸水。

在此之前,他不能让死鱼腐烂在塘里把水二次污染了。因此,一看到有鱼翻肚,他就用捞网把死鱼捞上来。

一开始,韦安日还会把捞上来的鱼,埋在塘边的果树下堆肥,或把它们晾晒起来,以便晒干后打成鱼粉用作鸭饲料。

随着捞上来的死鱼越来越多,他最初的想法不得不放弃了,只能把死鱼随意堆在塘边的草丛里。3天下来,捞上来的死鱼已经堆得鱼塘边到处都是。

“死得差不多了!”见到记者时,韦安日欲哭无泪。他说,几个鱼塘估计有1万多公斤鱼,这3天几乎全被他捞上来了,塘里估计只剩下1千多公斤鱼。

3

附近的工厂

韦安日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附近工厂排出的酸水造成的。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水渠的上游。那里紧挨着322国道,一家食品厂紧挨着水渠建在国道边。

这家食品厂是生产酸笋和酸豆角的,工厂的围墙外有几个沉淀池,正散发着阵阵酸味。池里的水还在向外流淌着,汇入水渠中。

“我们厂不可能向外排污水。”工厂老板韦文景指着厂里的污水收集系统和蓄污池说,他的这间加工厂确实出产酸笋和酸豆角,但不负责腌制,只是将从其他地方运来的酸笋和酸豆角,进行分装打包。

韦文景说,为了保证品质,酸笋、酸豆角是和酸水一起打包的,工厂巴不得一滴不漏。些许洒漏出来的,也会被收集起来集中处理,不会对外排放。

对于工厂外的沉淀池里的酸水,韦文景表示他也不知情。

4

危及的品牌

对于韦文景的说法,韦安日是不认可的,附近的村民也不认可。

在工厂围墙外的沉淀池旁,经营钢筋水泥的一名村民说,水渠里的水在前几天还是清的,一夜之间突然变得酸臭起来。而在这一带,能产生这种味道的,只有水渠边的这家食品加工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水渠的源头是一处汶水,不仅是韦安日鱼塘的活水源,同时也是附近村民种植香葱的灌溉水源。

三都镇是远近闻名的香葱之乡,香葱远销上海、江苏等地。当地村民不禁担心,这一波酸水浇到了地里,短则可能造成一茬香葱的欠收,长则可能影响到将来香葱的品质。

目前,柳州市政府热线和当地镇政府均已接到村民的投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已经对此事展开调查。

新闻推荐

11日起外埠入柳进口冷链食品须取得“出仓证明”方可销售 此前在柳库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货主应主动申报货物信息并接受查验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1月7日,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柳新冠防指〔2021〕1号通告,即柳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

柳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